连日行军,再加上心忧子嗣,紧接着又与南阳豪强们进行了一场勾心斗角的争锋,使得他精神相当疲劳。
不过此时还不能休息,典韦很快又带了两个人上来。
这二人也是南阳郡本地的豪强,只是家族较为弱小,排不上号,自然也就进入不了刚才的谈判。
“草民见过大将军。”
一入堂上,两人当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,冲着主位上的曹操叩拜起来。
“二君请起。”
曹操站起身,亲自下阶将二人搀扶了起来。
这两人一人姓侯,名侯音、另一人姓卫,名卫开,俱是南阳本地的豪强,早早就投效了曹操。
这次叫他们二人前来,乃是曹操欲使用诈降之计。
整个计划十分简单,以侯音、卫开二人南下叛逃贾逵,然后谎报宛城空虚,欲引诱贾逵出兵北上,然后将其围歼在宛城城下。
“二君肩负重责,此战胜负,都在二君一念之间。”
曹操许诺道:“此事若成,此战二君当为首功。”
侯音、卫开当即叩拜道:“大将军且宽心,我等必全力以赴。”
等到二人退下之后,邓义、戏忠、贾诩三人从堂后转了出来。
邓义最先开口:“大将军以为,此事能成否?”
邓家已经在曹氏身上下了重注,自然迫切希望能成事。
只有曹氏大胜,邓家才能收获丰厚的报酬,因此,邓义是十分希望侯音、卫开二人诈降成功的。
曹操却是缓缓摇了摇头:“贾梁道生性沉稳,足智多谋,若这二人遵我命令行事,当能有五成把握。”
贾诩却是悠悠然开解道:“大将军,成与不成,尽人事也。”
曹操笑了起来,点了点头:“文和所言,确系正理。”
事实也的确如贾诩所言一般,曹操虽然从关中直入南阳,行动也尽力遮隐,但想要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暴露,那自然是绝无可能的。
贾诩所献的诈降之计,其实也是环环相扣,计中藏计。真正的杀招其实并非是侯音、卫开的诈降,而是藏在他们身上的计中计。
**
侯音、卫开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,他们在曹操的安排下,悄悄离开了宛城,一路南下,走水路过新野,顺着淯水抵达襄阳城下。
这一日,贾逵正在襄阳城中清点府库,整顿军械,布置城防。
襄阳城易守难攻,不但左右各有一大湖为屏障,北边又是沔水,南面是岘山,真真是固若金汤。
可贾逵依旧不敢怠慢,征伐劳力,上山砍伐树木,囤积薪柴,制作檑木,并开阔视野,为守军确保良好射击视野。
就在贾逵巡视城墙时,突然有人来报,说是宛城那边有人来投,还说带来了重要军情。
贾逵脸色当即一凝,沉思片刻后,下令道:“将来人悄悄送入州府之中,严禁他们与外界有任何联络,同时封锁消息,不得将他们的行踪泄露半分。”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