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时招呼酒菜,不时与人饮酒。
“是啊,前两年还是一副受了窝囊气的模样,现在英气了,也从容了。”
随即,朱元璋又想到了早就死去的李文忠,轻叹一声:
“保儿若是还活着,今年也五十了,也老了
可是朕啊,脑袋里想的都是保儿手持双刃钩镰枪,骑着白马向敌阵冲锋的英武模样,
想不得他五十岁什么样,会不会与朕似的,腿脚不好。”
一旁的郭宁妃闻言,笑了起来:
“陛下,臣妾近日读了本书,名为《三国演义》,
是当年张士诚的幕僚罗贯中所写,
他当年在张定边身旁,亲眼见到了曹国公冲阵,手持双刃钩镰枪生生将张定边拖入江中。
曹国公的勇猛被此人牢记,而后写成了书中的常山赵子龙,
那赵子龙也是在敌阵中七进七出,勇猛无比。”
朱元璋干枯的脸颊挤出一丝笑容,轻哼一声:
“保儿可比赵子龙勇猛多了,希望九江也如他父亲那般,足够争气。”
“陛下,九江前些日子带着一伙人,
可是将京中权贵都耍得团团转,
倒像是曹国公在应昌辗转腾挪,大破敌军。”
郭宁妃眼波流转,温婉一笑,看向场中的李景隆,眼神愈发柔和。
“哈哈哈。”朱元璋终于笑了出来。
“他这个小子啊,自己干活干不出什么名堂,
若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干,倒是干得不错,
这段日子,他算是给朕长脸了,一把榨出了这么多银子。
这些老王八蛋,让他们掏钱的时候一个个穷得叮当响,口袋一倒,比朕都有钱。”
郭宁妃眨了眨眼睛,从桌上拿起一小杯酒递了过去:
“陛下,前段日子的事,是有人指使?”
“呵”朱元璋嗤笑一声:
“九江是个乖孩子,他自己不敢这么干,是有人给他出主意,
他觉得有人顶在前面,就愈发肆无忌惮。”
“是那陆云逸?”郭宁妃发问。
“应该是,看看赚钱的那些人就知道了。”
郭宁妃面露恍然,有些意外。
“这个陆云逸,还真是胆大包天啊。”
“敢想敢干,是个人才,哪天他捅出什么天大篓子来,朕都不奇怪。”
郭宁妃歪着脑袋看去,只见陛下眼中没有责怪,全是欣赏,
便心中了然,笑呵呵地说道:
“陆云逸行军打仗是把好手,治理地方同样如此,
臣妾听郭镇说,北平行都司上了奏疏,说要请求设立行省?”
“后宫不得干政。”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。
“陛下,当年打仗的时候,各地粮草账目可都是臣妾给您算的,现在您反倒是翻脸不认账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