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哈哈哈。”
朱元璋痛快地笑了起来:
“哎呀,当年咱们都年轻,
朕在前面打仗,你们在后面算账,好生快活,
朕记得当年划直隶的时候,妹子还给咱出过主意,说不能划得太大,否则顾头不顾腚。”
说罢,朱元璋脸色凝重起来,沉声道:
“北平行都司想要成立行省,设立地方三司,这等事可是把朝臣打了个措手不及啊。”
“为何?”
“寻常地方大员恨不得都是权力集于一身,哪有主动分权一说?
未成立行省的都司,大大小小都是由主管一把抓,权势大到没边。
可若是设立行省,有了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,做事可要有些掣肘。”
“这不是好事吗?”郭宁妃诧异发问。
“是好事,这等事向来都是朝廷一力推行,地方百般阻挠,如今地方主动说,倒是一件新奇事。”
“那陛下觉得,北平行都司该不该成立行省?”
“大明疆域万里,设立军镇、都司管辖的地方就那么几个,
大多贫苦之地,要钱钱没有,要人人不灵。
现在大宁人杰地灵,应该设立行省,
只是大宁地处关外,是军镇还能糊弄糊弄百姓,
若真成了行省,还地处关外,那可真说不清了,
哪有长城将自家百姓挡在外面的道理,到时候免不了民怨四起。”
郭宁妃有些茫然,不过她很快想明白了,恍然地点了点头:
“好像是这个道理,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全。”
“此事要从长计议,急不得。”
这时,曹国公李景隆端着酒杯,
笑呵呵地走到朱元璋面前,恭敬地说道:
“陛下,臣敬您一杯,祝您龙体康健,万寿无疆。”
朱元璋见他来了,坐直身体,看向李景隆的眼中闪过欣慰。
这一次,李景隆与以往心态完全不一样,显得意气风发。
他身姿挺拔,眼神中透露出自信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朱元璋端起酒杯,与李景隆碰了一下,说道:
“九江啊,你这次在京中干得着实不错。”
朱元璋抿了一口酒,目光满是赞许。
“朕听闻你在城中四处修路,将那原本坑洼不平、泥泞难行的街道,都修整得平坦宽阔,百姓们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呐。”
李景隆一听,原本自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尴尬。
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
原本挺拔的身姿也微微一缩,腼腆地说道:
“陛下过奖了,臣只是想着,京城乃是大明门面,道路平坦了,百姓出行方便,商贾往来顺畅,也能为大明增添几分气象。
而且这也是臣分内之事,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。”
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,笑声爽朗,在奉天殿中回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