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影视编辑器 > 第130章 战争下的女人(第1页)

第130章 战争下的女人(第1页)

费兰特少校的“关照”很快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订单。

一笔数量远超从前的军装、军大衣乃至军用帐篷的订单,如同雪片般落到了“SU”制衣厂。

随之而来的预付款,也极大地缓解了战时原料采购的资金压。。。

雨声淅沥,敲打着老洋房的瓦檐,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叩历史的门扉。苏宁站在阳台上,望着那枚重新悬挂的铜铃在风中微微晃动,铃声清越,却不再带着往日的阴冷与诡异,反倒像是一种回应??来自时间深处的回音。

他闭上眼,耳边不再是杂乱的幻听,而是清晰可辨的脚步声,从记忆的走廊里传来。父亲穿着旧式长衫的身影,在脑海中缓缓浮现:不是死于车祸,不是葬身火海,而是在黑暗中行走多年,以沉默为盾,以孤独为刃,守护着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。是陈晓君发来的消息:“周承恩已被正式立案调查,中央纪委成立专案组,涉及至少七起历史冤案重审。档案局第一批解密文件将于明日公布。”

苏宁没有回复,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。他知道,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。真相一旦破土,便不会再被轻易掩埋。那些曾以为早已尘封的名字、事迹、牺牲与背叛,正一寸寸从灰烬中爬出,重新站到阳光下。

身后书房的灯还亮着。他转身走进屋内,桌上摊开着父亲留下的账本残页,炭笔写下的数字和代号仍模糊难辨,但技术组已初步还原出部分内容??这是一份潜伏人员转移资金的记录,每一笔款项背后都藏着一个化名、一条暗线、一场生死交接。

他正欲坐下细看,忽然注意到电脑屏幕自动亮起。那是他设置的监控程序,连接着全城十余个《潜伏》预告片传播节点的反馈数据。原本平静的界面此刻剧烈跳动,显示有大量异常访问请求涌入,来源遍布全球,IP地址不断变换,像是某种自动化破解系统正在全力运作。

“来得真快。”苏宁冷笑一声。

他知道,有人坐不住了。那些躲在幕后几十年的人,那些靠谎言爬上高位的人,终于意识到,一块小小的胶片,竟成了撬动整个权力结构的支点。

他打开加密日志,发现最新一条信息来自一个匿名用户,ID名为“白鹭巢守夜人”,留言只有短短一行字:

>“第三段密码已激活,请查收B-14频段信号。”

苏宁瞳孔微缩。B-14是他父亲笔记中提到的一个无线电频率,用于紧急联络,但在1951年后就被永久停用。如今竟然有人用它传递消息?

他立刻调出音频分析软件,接入城市广播频谱监听模块。经过半小时筛选,终于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的摩斯电码信号,夹杂在某电台深夜音乐节目的背景噪音中。

解码后的内容让他呼吸一滞:

>“林修文未亡,囚于京西疗养院地下三层。代号‘麻雀’仍在运行。”

手指猛地攥紧鼠标,苏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母亲……还活着?

那个在他童年记忆中温柔而忧郁的女人,并非因病早逝,而是被秘密囚禁了近半个世纪?难怪当年父亲选择隐匿身份,宁愿背负“抛弃家庭”的骂名;难怪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“你要记住,有些真相,比活着更重要。”

他猛地起身,拨通陈晓君电话:“帮我查京西疗养院的地基结构图,特别是地下三层是否存在非登记区域。另外,联系我们在国安内部的关系,确认是否有‘特殊监护对象’长期关押在那里。”

“你怀疑……”她的声音颤抖,“林婉的母亲,真的还活着?”

“不是怀疑。”苏宁盯着屏幕上那行电文,“是她自己告诉我们她还活着。而且,她一直在等我们找到她。”

挂断电话后,他翻开父亲的信件副本,逐字重读。当看到“她为此承受了半生孤独”时,泪水悄然滑落。原来所谓的“配合演戏”,根本不是简单的伪装死亡,而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监禁与牺牲。母亲为了保护父亲的身份、为了不让敌人顺藤摸瓜摧毁整个地下网络,自愿成为人质,被困于高墙之内,连名字都被抹去。

凌晨三点,陈晓君回电:“拿到了部分建筑图纸。京西疗养院确实在1950年代进行过秘密扩建,地下三层标注为‘高压氧舱实验区’,但从外部供电负载来看,该区域耗电量远超医疗用途所需。更奇怪的是,近三年没有任何医护人员进出记录,安保级别却高于总统病房。”

“位置呢?”苏宁问。

“坐标锁定,距离市区四十公里,四周布满监控和武装巡逻。名义上属于民政系统,实际由某个代管单位负责,名称不详。”

“我知道是谁。”苏宁低声说,“是‘清源办公室’。”

这个名字只存在于极少数档案边缘,传说它是建国初期为清理叛徒而设立的秘密机构,后来职能异化,变成某些人铲除异己、控制舆论的工具。周承恩就是它的早期成员之一。

如果母亲被囚禁在那里,那就说明,她掌握的东西比胶片更致命??或许是完整的“白鹭计划”成员名单,或许是能够证明多位高层干部变节的关键证据。

天未亮,苏宁便驱车出发。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悄然尾随其后,但他并未在意。他知道,对方早已盯上他,甚至可能允许他走到这一步,只为引出更多“知情者”。

车子驶出城区,沿着蜿蜒山路前行。晨雾弥漫,仿佛整座山林都在屏息等待。抵达疗养院外围时,他停下车,戴上伪装成记者的身份卡,以拍摄纪录片为由申请进入采访。

前台护士面无表情地登记了他的信息,随后告知:“今天所有科室暂停接待访客,上级有临时检查。”

苏宁点头离开,绕至后山一处废弃排水口。这是根据图纸推测出的唯一可能通往地下三层的隐秘通道。他带上夜视仪和录音设备,顺着狭窄管道爬行数百米,最终抵达一道铁门前。

门锁老旧,但仍有电流通过的迹象。他用随身携带的电磁干扰器切断电源,轻轻推开。

里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,墙壁贴着防腐瓷砖,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铁锈混合的气息。每隔二十米就有一扇厚重的金属门,门牌编号模糊不清,唯有B-14房间门口挂着一块铜牌,刻着两个字:“静默”。

他屏住呼吸走近,透过观察窗向内望去。

房间里光线昏暗,一张病床静静摆放中央。床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,身穿素色病号服,双手交叠放在膝上,目光直视前方,仿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。

正是林修文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