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> 第1796章(第1页)

第1796章(第1页)

颜白秋的母亲陈燕琼昨天晚上就已经到了秀州,只是怕麻烦唐欣怡,再加上颜白秋的舅舅还没来,就没跟唐欣怡说。

因为关系到女儿的未来前途,陈燕琼当然非常上心,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,将自己好好打扮了一番,尽。。。

秋日的余温在梧桐公园里缓缓流淌,落叶铺成一条柔软的小径,仿佛为重逢铺就的红毯。小安和母亲并肩坐在长椅上,谁也没有急着起身。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,偶尔交换一个微笑,像两个终于接上频率的电台,在断讯多年后重新捕捉到了对方的信号。

阿?与林晓退到不远处的凉亭下,泡了一杯热茶递给周婉清。她接过杯子时手指仍在微微发抖,但眼神已不再飘忽。“谢谢你们……”她说得极轻,像是怕惊扰了这场梦,“我昨晚几乎没睡,一直在想该说什么。可真见到了他,才发现语言太笨了。”

“孩子不需要你完美地说话,”林晓轻声道,“他只要你知道他在。”

这句话让周婉清的眼眶再次湿润。她低头看着掌心那支向日葵录音笔,像是握住了某种救赎的凭证。她忽然想起什么,从布包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塑料袋,里面是一块用油纸包好的红豆糕。“我在县城做的,按小时候给你奶奶学的方子。”她声音微颤,“你说过你喜欢甜的。”

小安接过那块糕点,指尖触到久违的温度。他咬了一口,糯米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,舌尖泛起一丝熟悉的味道??不是味道本身,而是那种被惦记的感觉。他抬头望着母亲:“和我记忆里的,一模一样。”

一句话,足以击穿十年的风霜。

午后阳光渐暖,母子俩沿着湖边散步。小安讲起福利院的生活:保育员李阿姨总爱唠叨他吃饭慢;美术课上他画的第一幅画被贴在校门口展览;还有一次偷偷溜进厨房想煮方便面,结果把锅烧糊了,被罚扫了一个星期的地。每说一件小事,周婉清就笑一下,又迅速抹去眼角的泪。

“你现在……过得好吗?”她终于问出口。

小安停下脚步,望着湖面漂浮的几片银杏叶。“以前不怎么好。”他诚实地说,“刚去福利院的时候,我以为是你不要我了。每天晚上都躲在被子里哭,不敢出声,怕别人说我矫情。后来阿?阿姨来了,她教我画画,陪我写日记,还送我这支录音笔。她说,说不出口的话,可以先说给机器听。”

“那你……恨过我吗?”

风吹动湖面,涟漪一圈圈扩散。小安沉默了几秒,然后点点头:“恨过。有段时间特别恨,觉得你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妈妈一样留下来?哪怕打我也行,至少让我知道你还疼我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现在不一样了。听完你的信,我知道你不是不想留,你是……走投无路。”

周婉清捂住嘴,肩膀剧烈起伏。她想道歉,却发现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,只能化作一声哽咽。

“我不怪你了。”小安轻轻握住她的手,“但我希望你能告诉我,以后别再消失了。如果你想走,也请提前说一声,好不好?”

“好。”她用力点头,声音坚定如誓,“妈妈这辈子不会再丢下你一次。”

回程的路上,阿?接到妹妹来电,说周婉清的小店已被隔壁超市挤压,经营困难,但她坚持没关,因为那是她唯一能让孩子找到她的地标。“她说,就算儿子不来找她,她也要一直守在那里。”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心疼与骄傲。

阿?挂了电话,望着车窗外流动的城市光影,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。她想起自己也曾是个差点迷失的人??离婚那天,她在民政局门口站了整整两个小时,不知道该往哪走。那时她以为人生就此崩塌,未来只剩灰暗。可命运偏偏让她走进这家福利院,遇见这个叫小安的孩子,以及无数个像他一样沉默的灵魂。

她打开手机相册,翻到一张旧照:五年前的冬天,她抱着发烧的小安冒雪赶去医院,路灯下两人的影子紧紧依偎。那时她还没意识到,治愈从来不是单向的。她以为是她在拯救孩子,其实是孩子用最纯粹的信任,把她从自我封闭的深渊里拉了出来。

第二天清晨,“回声行动”办公室迎来一位特殊访客??那位听了女儿录音后痛哭的父亲。他带来一份厚厚的资料袋,里面是他参加情绪管理课程的笔记、心理咨询记录,还有一封写给女儿却尚未寄出的信。

“我想加入志愿者队伍。”他说,“我不是专业人士,但我懂那种伤害孩子的愧疚。如果我的经历能让另一个父亲停下拳头,那就值得。”

阿?没有立刻答应,而是递给他一支新的向日葵录音笔。“先录一段吧,”她说,“不用对着谁,就当是跟过去的自己对话。等你觉得准备好了,我们再谈。”

男人接过笔,手有些抖。临走前,他回头看了眼墙上挂着的标语:“听见沉默的声音”。那一刻,他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这几个字的分量。

与此同时,寻声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。通过语音比对系统,技术团队在全省孤儿档案库中锁定一名疑似外籍劳工子女的线索。该男子现居南方某市,从事快递工作,入院时间、衣物特征均与录音描述高度吻合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他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曾发布过一张童年照片??穿着红色小棉袄,胸前别着一朵干枯的桂花。

阿?亲自拨通了他的电话。接通那一刻,对方语气警惕而疏离:“又是诈骗?我都说了我不买保险。”

“我不是推销员,”阿?平静地说,“我是心理援助中心的阿?。我们发现了一段十二年前的录音,是一位越南母亲留给孩子的告别。她说你喜欢红色,出生那天穿的就是红衣服。她说她叫丽娜,每天烧香求观音保佑你健康长大……你还记得这些吗?”

电话那头陷入长久的寂静。许久之后,传来一声极轻的抽泣:“我妈……她真的说过这话?”

“你想听听她的原声吗?”

“……想。但能不能……晚点再放?我现在在外送快递,怕听着听着……控制不住。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阿?柔声道,“声音不会消失,它会一直等你。”

挂掉电话后,她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未动。窗外雨丝斜织,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。她忽然明白,所谓“转运”,并非指生活从此顺遂无波,而是当你开始相信,即使是最微弱的声音,也能穿越岁月与距离,抵达该去的地方。

一周后,小安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家庭聚餐。地点选在一家社区小餐馆,简单却温馨。除了他和母亲,阿?与林晓也被邀请出席。席间,周婉清不断给小安夹菜,生怕他吃得不够。“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得多补补。”她说着,眼里满是怜惜。

“妈,”小安第一次这样称呼她,声音不大,却让所有人怔住,“下个月学校有个亲子开放日,你要来吗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