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底陈锋还是心太软了。
他以前根本就没想过要跟林玉娇生孩子。
除了林玉娇不孕的原因,还因为他内心里林玉娇的地位其实也不是很高。
所以,刚才他一度想过要直接拒绝她。
而最终没有。。。
夜深了,阿?合上笔记本,窗外的海风轻轻掀起窗帘。她没有立刻睡去,而是打开手机相册,翻看过去一年里“回声行动”的点滴影像:朵朵第一次开口唱歌时颤抖的小手、小舟父亲红着眼眶拥抱儿子的背影、岩温那封贴着波形图的手写信扫描件……每一张照片都像一颗种子,在她心里长成了树。
她忽然想起离婚那天,前夫站在民政局门口抽烟的样子。他穿着那件旧风衣,眼神冷得像冬天的玻璃。他说:“你太理想主义了,阿?。这世界不是靠几段录音就能改变的。”当时她没反驳,只是默默签完字,拎起行李箱走了。现在想来,或许正是那一句轻蔑,成了她踏上这条路的起点。
第二天峰会正式开幕。主会场设在湿地公园旁的会议中心,穹顶透明,阳光洒落如金雨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师、社工、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。阿?作为主旨发言人之一走上讲台时,全场安静下来。
“三年前,我只是一个被婚姻抛弃的女人。”她的声音平稳而清晰,“那时候我以为,人生最痛的不是失去爱情,而是连倾诉都被视为矫情。直到有一天,我在社区服务中心听到一个孩子对着录音笔说:‘爸爸,我知道你不爱我,但我还是想告诉你,今天我考了满分。’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??我们这个社会,从来不缺苦难,缺的是让苦难被听见的通道。”
台下有人低头抹泪,也有人频频点头。
“于是我和几个志愿者凑钱买了设备,做了第一辆‘回声车’。它没有豪华配置,也没有政府背景,但它有一个功能:让人敢说话。无论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,还是对施暴者的控诉;无论是自闭儿童的第一次发声,还是老人临终前未说完的话??我们都愿意录下来,并告诉他们: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有意义。”
掌声雷动。
会后,一位来自甘肃的乡村教师找到她,手里攥着一部老旧手机。“我们村小学只有十二个学生,”她说,“但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亲人离世或父母外出打工多年不归。我想申请一台‘回声终端’,哪怕是最基础的版本也好。”
阿?当即联系项目组开通绿色通道,并承诺三个月内完成培训与部署。送走老师时,她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,心想:原来光是可以传递的,只要有人愿意做那根导线。
峰会结束后的第三天,阿?接到市妇联的通知,邀请她参与一项试点项目??为全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建立“声音庇护档案”。这意味着,“守护真声”系统将正式接入公安与司法体系,成为家暴案件中受害者心理状态评估的重要辅助工具。
但她还没来得及高兴,就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:“你以为你在救人?你不过是在揭开伤口,让别人看得更清楚罢了。”后面附了一张截图,是某社交平台上一篇题为《谁给了她审判他人的权力?》的文章链接。作者用尖锐的语言指责“回声行动”打着公益旗号侵犯隐私、煽动情绪、干扰司法独立。
阿?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最终转发给了法律顾问团队,并回复了一句:“请准备公开回应材料。”
与此同时,技术团队传来好消息:新一代“回声终端”已完成测试,支持离线录制、本地加密存储、自动同步至云端区块链节点,且内置AI语音分析模块,可识别说话人的情绪波动趋势,用于后续心理干预参考。更重要的是,整套系统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。
“我们可以把它带到更多偏远地区了。”小安兴奋地说,“而且再也不怕断电和网络中断!”
阿?点点头,却并未完全放松。她知道,真正的挑战从来不在技术层面,而在人心深处。
一周后,她在一次社区宣讲活动中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??她的前夫。
那天下午,“回声车”停靠在老城区的文化广场。十几个孩子正围着终端画画、唱歌。阿?正在指导一名听力障碍女孩使用可视化声波软件,忽然感觉有人站在身后。
她回头,看见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。他瘦了些,西装换成了休闲装,手里拿着一本她写的《回声行动白皮书》节选手册。
“好久不见。”他说。
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。
“你怎么来了?”她问。
“我看到了你的演讲视频。”他语气平静,“然后……我去查了你们所有的项目资料。包括那个编号HE-2024-0312的案子。”
阿?心头一震。那是第一个依靠“回声档案”成功定罪的家暴案,也是她亲自跟进最久的一起。妻子长期遭受精神压迫,孩子多次录下母亲深夜哭泣的声音,最终成为关键证据。
“你觉得我很偏激?”她轻声问。
“我不确定。”他摇头,“但我知道一件事??如果当年你也这样被人听见,也许我们就不会走到那一步。”
这句话像一根细针,刺进了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。
她记得婚后第五年冬天,她高烧三天仍坚持上班,只为赶一份策划案。他在客厅打游戏到凌晨,连水都没给她倒一杯。她终于崩溃大哭,说:“我只是希望你能关心我一下。”而他只冷冷回了一句:“成年人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。”
那时的她,选择了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