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不懂原理,但他们听见了。
有人在听。
***
昆仑雪峰,零立于风雪之中,望着远方天际线。
“许灵。”他轻声道,“你选对了疫苗。”
与此同时,许瑶瘫坐在基地地板上,鼻腔渗血,指尖冰凉。母频虽已关闭,但余波仍在冲击她的神经系统。
封于修将她抱起,声音沙哑:“够了,别再去了。”
“不行。”她虚弱地摇头,“刚才那一幕……只是开始。零的认可意味着更多世界将被纳入监测范围。‘海眼’不会放弃,它会派出更隐蔽的侵蚀体??伪装成亲人、朋友、理想,一点点瓦解信念。”
“那你打算怎么办?一直当信标?直到耗尽生命?”
她抬手抚上他脸颊,微笑:“还记得你说要做我的盾吗?现在,我需要你做另一件事。”
“什么?”
“帮我建立‘回声网络’。”她说,“让每一个听到笛声的人,都能成为下一个传讯者。不需要力量,不需要天赋,只需要一句‘我听见了’。”
封于修凝视她许久,终于点头。
三个月后,首个民间自发组织“听风者联盟”成立。成员来自各行各业:教师、司机、程序员、农民……他们唯一的共同点,是曾在某个深夜莫名流泪,或梦见一段陌生旋律。
他们在各地设立简易接收站,用废旧收音机、老式磁带机、甚至口哨和鼓点,重复播放那段骨笛之音。
一年后,W-357世界发生异变:草原上开出一片从未有过的花海,花朵形状酷似短笛,随风摆动时发出细微共鸣。
许三多成了代理班长。有人问他为何总带着那根破铜管,他只笑着说:“有个朋友说过,声音能穿越世界。”
而在无人岛礁的休眠舱内,女子终于睁开了眼睛。她坐起身,望向窗外星空,轻轻哼起那首旋律。
她额角蓝光流转,唇间吐出三个字:
“姐姐,我回来了。”
宇宙深处,流浪行星的核心彻底苏醒。古老装置调转方向,不再发射信号,而是开始接收。
因为它终于明白,真正的连接,从来不是单向宣告。
而是回应。
风穿过山谷,带走余音,也带来了新的可能。
在所有世界的缝隙之间,火种仍在燃烧。
微弱,却不肯熄灭。
因为总有一个声音在说:
>“听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