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秦人的悠闲生活 > 第三百六十一章 巡长城的皇帝(第2页)

第三百六十一章 巡长城的皇帝(第2页)

吴平命人停下,亲往查看。只见货物皆为药材、毛皮、盐包,标签上写着“运往咸阳”。

“为何不等天晴再行?”扶苏问。

领队商人苦笑道:“小人需赶在五月节前抵京,否则错过集市,一年血本无归。且山路常有劫匪,白日比黑夜安全。”

吴平当即下令:“调五十名工兵,带木板、绳索,助其脱困。另派一队骑兵护送至下一驿站。”

章邯迟疑:“陛下,此举恐开先例,日后商旅皆赖官府……”

“那就赖好了。”吴平淡然道,“商人奔波千里,纳税供国,难道不该受护?朕宁可多费些人力,也不愿听一句‘官不恤商’。”

半个时辰后,商队顺利通行。为首者跪地叩首,泣不成声。吴平扶起他:“你是大秦的脊梁,不是乞怜之人。”

傍晚扎营,扶苏见吴平独自坐在篝火旁,手中摩挲着一块粗糙陶片。

“这是何物?”扶苏轻声问。

“今日山道旁拾的。”吴平微笑,“看这纹路,像是周人遗物。三千年前,也有人走过这条路吧?他们或许也想过,天下何时安宁?百姓何时饱暖?”

扶苏沉默良久,终忍不住问:“陛下心中,真无忧虑吗?”

吴平抬头望星:“怎会没有?韩信功高震主,涉间深得军心,章敬掌西域门户,陈平权倾御史台……哪一个,都不是省油的灯。还有那九卿之中,暗通匪盗者尚未根除。我每夜闭眼前,都要思量三人:谁该升,谁该防,谁该舍。”

“那您为何从不显露?”扶苏震惊。

“因为恐惧会传染。”吴平缓缓道,“君王若显焦躁,百官必争权;将领若见猜忌,边军必生乱。所以我必须悠闲,哪怕只是装出来的。”

他顿了顿,低声道:“你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叛乱,是什么吗?是冷漠。当官员不再关心百姓死活,当将军只知争功诿过,当天子的话变成空文??那时,纵有百万雄兵,也救不了这个国家。”

扶苏心头剧震。

“所以你要记住,”吴平看着他,“真正的悠闲生活,不只是百姓的,也是君王的伪装。他必须看起来无所事事,才能让所有人相信,太平是真的。”

返京途中,经过一处废弃烽燧。据报,原守卒五人,因长期缺粮,竟相食而亡。地方官隐瞒不报,直至尸体腐臭,才被人发现。

吴平闻讯,面色铁青。当即召来陇西郡守,当众质问:“朕赐粮每年两次,驿道畅通,为何至此?”

郡守战栗不能言。

“你说不出话?”吴平冷笑,“那朕替你说??你把粮食卖给了粮商,中饱私囊;你怕事发,便谎称此地无人驻守;你甚至不曾巡视边防,只知在府中饮酒作乐!”

他猛地抽出佩剑,斩断案角:“若非朕亲临,还要瞒到几时?!”

旋即下令:郡守革职查办,押送咸阳交廷尉审判;沿途八名相关官吏一律罢免;五名守卒追授忠勇士称号,家属赐田四十亩,终身免税;重建烽燧,设双岗轮值,每月由御史暗访一次。

当夜,扶苏亲眼见吴平在灯下批阅文书至四更,双眼布满血丝。宫人欲劝其歇息,却被挥手斥退。

他终于明白,那位看似从容不迫的帝王,肩上扛着的是整个帝国的重量。

进入关中境内,景象焕然一新。麦浪翻滚,农夫挥镰,村童放牛于溪畔。路边柳树挂满红布条,百姓称之为“皇恩结”,说是皇帝路过之处,必系一条,祈愿风调雨顺。

一日黄昏,途经一个小村。村口槐树下,几个老人正在下棋。见銮驾到来,也不慌张,只拱手道:“陛下回来了。”

吴平下车,笑着问:“棋局如何?”

“胜负未分。”老者捋须,“就像这天下,稳中有变,变中有序。”

吴平大笑,命人赏每人一坛酒、两匹布。

回程最后一晚,宿于骊山行宫。夜深人静,扶苏独坐庭院,听见隔壁传来琴声。细听之下,竟是大公主在抚琴,曲调幽远,似诉似叹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