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朱元璋的官,狗都不当 > 第二百零五章 钢之炼金术师(第2页)

第二百零五章 钢之炼金术师(第2页)

“果然有人抢在我们前面造势。”陆明远怒极反笑,“这不是迎驾,是逼宫!若让他们打到南京,就算陛下亲自出面,也会被当成叛军首领!”

朱允?静静听完,只问一句:“船上将领何人?”

“据俘虏供述,乃是沐府副将赵承业,二十年前曾随郑元景出入宫廷,熟知内廷礼仪。”

“是他……”朱允?冷笑,“当年我在沐府避难时,他就想把我献给朱棣换爵位。若非智圆大师设计藏匿,我早已身首异处。”

他起身披衣,目光冷峻:“备马,我去见他。”

众人惊骇:“陛下不可涉险!”

“正因我是天子,才必须亲往。”朱允?道,“若连面对旧敌都不敢,何谈重整乾坤?传我口谕:明日辰时,我在岳麓书院设坛讲学,题目??《春秋大义》。请赵将军务必前来听讲。”

次日清晨,岳麓书院门前车马塞途。百姓闻讯蜂拥而至,都想看看传说中的“活皇帝”是否真身降临。书院大殿前搭起高台,朱允?端坐中央,一身素袍,不佩玉带,仅腰间悬一枚旧式龙纹铜扣??据考正是洪武年间皇子定制之物。

辰时三刻,赵承业率百余名将士闯入书院,甲胄森然,刀剑出鞘。他直奔高台,厉声喝问:“你是何人,敢冒充先帝?!”

朱允?不慌不忙,取出那块梅花襁褓残布,平铺案上,又将《马氏遗录》展开,指向其中一段:

>“壬申年冬,皇孙允?生疾,太后亲侍汤药,夜诵《孝经》以安其心。病愈后,赐玉佩一枚,上镌‘仁恕’二字。”

随即,他解开发髻,从发中抽出一枚断裂玉佩,与书中记载完全吻合。

“你可知这玉佩为何断了一角?”朱允?盯着赵承业,“因为你当年奉朱棣之命搜山时,一箭射中我肩头,我跌下悬崖,玉佩撞石而裂。你捡走另一半回去请功,却被沐英识破赝品,贬为马夫十年。”

赵承业面色剧变,踉跄后退一步。

朱允?继续道:“你还记得无相庵后院那棵老梅树吗?我每年冬天都在树下画画。你偷偷砍了它,说是‘断绝逆种念想’。可第二年,根上又长出新枝。你说邪门,上报朝廷要填土镇压。结果当夜雷击焚屋,你吓得三年不敢踏足后山。”

四周鸦雀无声。许多老人开始低声抽泣。

赵承业扑通跪地,浑身颤抖:“陛……陛下……小人有眼无珠……罪该万死……”

朱允?起身扶起他:“你没错。你只是选择了强者。但现在,我要让你亲眼看见,什么叫真正的力量??不是刀枪,而是人心。”

他环视全场,朗声道:“今日我在此宣告:

**我不追究过往追随伪帝之人,不论官民,一律赦免。唯有两条禁令:一不得滥杀无辜,二不得毁宗庙社稷。凡愿归顺者,皆为同胞;凡仍执迷者,亦许自新。**

我要重建一个不一样的大明??没有东厂酷吏,没有锦衣冤狱,没有藩王割据,也没有宦官干政。我要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抬头看天,知道自己不是奴才,而是子民!”

话音落下,满场寂静。片刻后,忽有一老儒伏地痛哭:“陛下回来了……大明还有救啊……”

紧接着,千人齐跪,呼声震天:“吾皇万岁!吾皇万岁!”

赵承业当场焚毁伪诏,率全军归附。三日后,湖广巡抚开城迎驾,长江上下游七郡联名上表,请建文帝还宫主政。

与此同时,南京方面传来惊人消息:伪帝连续五日无法进食,夜夜梦魇,自称“乾清宫着火了”、“有个穿白衣的孩子站在床前说‘还我江山’”。御医束手无策,群臣惶恐不安。礼部尚书暗中派人前往西山,试图挖掘郑元景所谓“生母陵寝”,却发现坟茔空无一物,唯余一块石碑,刻着四个大字:

**“欺天者亡。”**

陆明远得知此事,长叹一声:“这是郑元景最后的警告。他一生忠于马皇后,哪怕死后也不容亵渎。”

朱允?听罢,只道:“给他修一座衣冠冢吧。无论他做过什么,终究是护过我的人。”

大军继续东进。所过之处,州县望风归附。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相继易帜,百姓自发清扫道路,焚香迎驾。就连一向桀骜的宁王旧部也遣使送来降书,附带一份密档??记录了当年朱棣如何收买禁军统领、伪造遗诏、逼迫方孝孺改写登基诏书的全过程。

十一月初七,队伍抵达镇江。隔江便是金陵。江面上战船林立,乃是由陈文昭提前联络的江南水师残部组成,共计八十余艘,皆挂白帆,象征哀悼三十载国殇。

当夜,陆明远单独求见朱允?。

“陛下,明日渡江,恐有变数。”他低声道,“伪帝虽病,仍有三千禁军护卫。若其狗急跳墙,纵火焚宫或挟持百官,后果不堪设想。不如先派影卫潜入,控制中枢,再行登基。”

朱允?摇头:“不行。我若以武力夺位,与朱棣何异?我要堂堂正正走进金銮殿,让文武百官亲眼认出他们的君主。若有谁不服,让他当面质问我。”

陆明远还想劝说,却被打断。

“还记得你父亲在家书中写的那句话吗?”朱允?轻声问,“‘宁可身碎九渊,不负苍生一眼。’

我现在所做的每一步,都是为了让天下人睁开眼睛,看清什么是正,什么是邪。若连这点信念都没有,我即便坐上龙椅,也不过是个新的暴君。”

陆明远久久无言,最终深深一拜:“臣明白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