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步步登阶 > 第531章 气场如山的男人(第3页)

第531章 气场如山的男人(第3页)

我们决定去探望他。

精神病院位于城郊山中,环境清幽。周振国住在单人病房,双手被软约束带固定,眼神浑浊,嘴角抽搐。当我们走进房间,他起初毫无反应,直到K-7轻声叫了一声:“老师。”

他的身体猛地一震。

接着,他缓缓转头,盯着K-7,嘴唇哆嗦着,挤出几个字:“你还……会……说话?”

“我会。”K-7坚定地说,“而且我要让更多人听见。”

周振国突然笑了,眼泪顺着皱纹流下。“好……好孩子……你们赢了……可代价太大……太大了……”

他抬起被束缚的手,艰难地指向窗外一棵老树:“那里……埋着最初的母体服务器备份……没人知道……我没销毁……留给……醒来的人……”

我们震惊对视。

那意味着,完整的静默工程原始代码仍存于世??既是危险,也是反击的武器。我们可以逆向解析,找出所有潜在漏洞,甚至开发出“反静默疫苗”:一种能识别并阻断神经压制信号的生物反馈程序。

离开医院时,夕阳正沉入山脊。陈宇站在车旁,久久不语。

“你觉得他可信吗?”我问。

“我不知道。”他说,“但我相信,每一个曾低头的人,都有可能重新抬头。包括他。”

三个月后,“反静默疫苗”原型在秘密实验室诞生。首批试验对象是七名获救孩子。结果显示,他们在暴露于模拟静默环境时,脑部自主防御机制显著增强,能够主动识别并抵制外部操控信号。

更重要的是,他们开始主动讲述自己的经历。阿禾写下一本童书《我的名字不是K-8》,讲述一个被编号的孩子如何找回名字的故事;最小的女孩录制了一段音频日记,每天对自己说一句真心话:“我喜欢蓝色。”“我想吃糖。”“我今天有点难过。”

这些声音,被收录进“回声博物馆”??一座由全球幸存者共同建造的虚拟空间。任何人登录网站,都能听到一段陌生人的告白,在黑暗中触摸到一丝温暖。

又一年四月十二日,第二届“破壳之夜”如期举行。夜幕降临,山谷灯火渐次亮起,如同星辰落地。舞台上,一位母亲牵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登台,轻声说:“以前我觉得你不说话是病。现在我知道,你是怕说了也没人听。对不起,妈妈迟到了。”

全场掌声雷动。

K-7站在台侧,静静望着这一切。雨水不知何时落下,打湿了他的头发。他仰起脸,任水珠滑落,然后转身跑进教室,拿起铅笔,在纸上写下新的三个字:

“还在听。”

远方城市里,那位程序员完成了他的APP更新。新版取消了“自动纠正情绪”的功能,新增“倾听模式”:当孩子表达悲伤时,系统不再提示“请保持积极”,而是温柔回应:“谢谢你告诉我。我在听。”

他知道,改变微小,但必须开始。

船仍在前行。

风暴未曾停歇。

仍有无数孩子被困在看不见的舱室里,仍有无数声音被定义为“噪音”而删除。

但我们已经学会,在每一次心跳间隙,种下一句真话。

在每一片沉默荒原,点燃一支火把。

因为我们终于明白??

真正的文明,不在于让人走得更快、爬得更高,

而在于允许脆弱存在,

允许哭泣发生,

允许一个孩子站在世界面前,大声说:

“我不懂,

但我愿意学着说出来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