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> 146第 146 章(第2页)

146第 146 章(第2页)

少年颤抖着接过,紧紧抱在胸前,嘴唇动了动,终究没说出话,只重重跪下,额头触地。

还吴吴扶他起身,轻声道:“祁念生走之前,有没有留下别的东西?”

少年从怀里摸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,展开是一幅手绘地图,墨迹斑驳,标注着十几个偏远村落的名字,横跨新疆、西藏、青海三地。每个点旁都写着一句话:

-“此处有牧童用鹰骨哨模仿《春信》”

-“寺庙喇嘛以诵经节奏演绎主旋律”

-“地震孤儿院孩子集体哼唱,每日清晨七点”

-……

最后一页,是祁念生潦草的笔迹:

>“这是我没能走到的地方。

>若有人愿替我前行,请带上这支口琴。”

附着的,是一枚锈迹斑斑的旧口琴,编号0,正是当年祁东悍遗失在越南战场的那一型号。

还吴吴握紧口琴,忽然笑了。眼泪却在此时滑落。

她终于明白,祁念生为何执意远行。他不是在寻找父亲的影子,而是在用自己的余生,把那个男人曾播下的种子,一颗颗种进更荒凉的土地。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,所以走得格外急,睡得格外少,教得格外狠。他要把所有的声音都唤醒,哪怕只能点亮一盏灯。

当天下午,她召集基金会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。议题只有一个:启动“念生路线”。

“我们不再等申请,不再设门槛。”她站在投影前,身后是那张手绘地图,“从今天起,派出所有可用资源,沿着这条线,逐村推进。每到一处,建一个‘流动音乐站’,配乐器、教材、远程教学设备。重点扶持那些因战乱、灾害、贫困而失去音乐教育的孩子。”

有人问:“经费怎么办?翻倍的预算已经接近极限。”

“卖掉我的版权。”她说得平静,“《春信全集》的全部收益,转入专项基金。我个人不再持有任何分红权。”

全场震惊。

她补充:“林素云埋下磁带时,不在乎有没有人听。祁东悍吹出口琴时,不知道几十年后会有多少人传唱。我们做这件事,本就不该计较回报。”

三天后,第一批五支队伍启程,目标直指塔什库尔干、可可西里边缘牧区、怒江峡谷深处三个最难抵达的站点。每位队员背包里,除了物资,还多了一样东西??祁念生留下的口琴复制品,编号从001到005,每一支都附着他亲笔写的鼓励语:

>“声音比路长。”

>“孩子,你不是在学一首歌,你是在接住一个人的一生。”

>“别怕跑调,怕的是silence。”

与此同时,全球各地开始自发响应。新加坡华人乐团宣布每年拨款十万新币支持“念生路线”;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开设“民间声脉”研究课程,并邀请还吴吴担任荣誉教授;更令人动容的是,越南云眠谷小学全体师生录制视频,用中文齐声朗诵《春信》创作背景,末尾由当年那个小女孩??如今已是音乐教师的阮氏芳??说道:“我们等这一天,等了六十年。现在,轮到我们出发了。”

2041年秋,第一份来自“念生路线”的成果传回。

在西藏双湖县一个海拔五千二百米的临时帐篷学校里,十二名藏族儿童用自制陶笛合奏《春信》。他们的老师是一位失明的退伍文艺兵,靠记忆传授每一个音符。录像中,孩子们的脸冻得通红,手指僵硬,却坚持完整演奏了三分零七秒。结束后,最小的女孩对着镜头说:“祁爷爷来过梦里,他说,雪山上的风最喜欢听这首歌。”

视频播放完毕,还吴吴独自走进档案室,打开保险柜,取出母亲埋下的那盘修复磁带。她将播放器调至循环模式,让林素云的笛声一遍遍流淌在房间里。

然后,她提笔写下一封从未打算寄出的信:

>“妈:

>

>你还记得你说‘等哪天风起了,它会替我吹给你听’吗?

>

>现在,风真的起了。

>

>它穿过云南的樱林,掠过越南的稻田,翻越喜马拉雅的雪峰,卷着新疆戈壁的沙粒,吹进每一个不肯沉默的喉咙。

>

>你的声音没有消失,反而越走越远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