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华娱:屁股坐正了吗?你就当导演 > 第161章 百花之哗然韩三品不装了(第2页)

第161章 百花之哗然韩三品不装了(第2页)

次日清晨,车队转向西北。马鬃山位于甘新交界,地形险峻,常年狂风肆虐。中午时分,他们在一个牧民指点下找到那片坟地??二十多个低矮土堆,排列无序,每座坟前插着一根木桩,有的写着名字,有的只画个符号,更多则空无一物。

坟地尽头,一间土坯房孤零零立着。门前坐着个白发老人,正用锉刀打磨一块木牌。听见脚步声,他抬起头,眼神锐利如鹰。

“你们来找死人?”他嗓音沙哑。

“我们来找历史。”周舟答。

老人放下工具,缓缓起身:“我叫林振邦,原酒泉基地警卫连班长。1965年春天,我奉命带队收敛‘黄沙旅’遗体。他们不能葬在正式陵园,说是‘涉密’。我就在这儿,给他们一人堆了个坟,立了牌子。可后来上级来人,把所有名字都刮掉了。”

“为什么?”张小宇震惊。

“怕泄密,也怕麻烦。”林振邦冷笑,“说是‘技术性处理’。可我知道,他们是怕担责。那些人死了,连个正式记录都没有,家属领不了抚恤,孩子上不了学,老婆改嫁都被人戳脊梁骨,说‘嫁了个叛国的’。”

他转身走进屋,捧出一本泛黄的册子。“这是我偷偷记的。每个名字,每处伤情,每句遗言。我知道迟早有人会来问。”

周舟接过册子,一页页翻看。泪水无声滑落。

>**吴建军,河南信阳人,入队前刚结婚三天。临行前给妻子写信:“若我不归,请替我看五星红旗升起来。”**

>

>**李国强,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生,主动请缨参试。病危时仍在默背数据公式,最后一句话是:“参数没错……能用。”**

>

>**胡胜利,陕西宝鸡人,为抢修运输车被困辐射区,独自坚持十八小时,直至意识模糊。被救出时手中仍握着扳手。**

“他们不是失败者。”林振邦站在坟前,声音苍老却坚定,“他们是沉默的奠基者。没有他们趟过那片死亡之地,哪来的东风快递?哪来的核盾牌?”

当晚,摄制组在坟地旁架设摄像机,启动延时拍摄。镜头缓缓扫过每一座土坟,最后定格在那块尚未刻字的新木牌上。周舟亲自执刀,一笔一划,刻下第一个名字:**陈大山**。

风沙渐起,星辰流转。

三天后,他们带着林振邦的名册返回北京。周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,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厅、中科院档案馆、国家图书馆特藏部,启动“黄沙旅”身份确认专项。同时,《无名者之路》官网发布第三篇章:“黄沙之下”,公开全部已知信息,并开通亲属认亲通道。

舆论再次沸腾。

>“我舅舅就是1964年调去西北的,再也没回来!”

>

>“我爸是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,档案里写着‘因病休养’,其实是参加了核试验后勤组!”

>

>“请把他们列入英烈名录!他们不该被当成耗材!”

全国人大法工委连夜召开听证会。周舟作为民间代表出席,提交了包括林振邦手稿、陈卫东证词、地质勘探定位图在内的全套证据链。会上,一位白发院士颤声说道:“我们这些人享受着核保护伞下的和平,却让执行者默默死去。这是国家的耻辱。”

一个月后,国务院批复意见:**对“黄沙旅”二十一人予以追认,纳入英烈保护体系,补发烈士证书,家属享受相应待遇**。同时,罗布泊“无名坡”正式更名为“赤诚岭”,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2025年清明,赤诚岭举行首次公祭。二十一名烈士姓名被镌刻于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,周舟亲手点燃长明火。火焰腾起那一刻,远处戈壁风停沙息,仿佛天地也为之肃穆。

仪式结束后,周舟独自走到陈大山坟前,放下一瓶西凤酒。

“您儿子问,国家知道您去了哪儿吗?”他轻声说,“现在知道了。不仅知道,还会永远记得。”

返程飞机上,他打开备忘录,新增一行字:

>“下一站:云南边境。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,有一支由民兵组成的‘骡马运输连’,负责在炮火中运送弹药粮草。全程三百公里山路,八百二十三人出发,归来不足百人。他们被称为‘活辎重’,死后无碑。”

张小宇凑过来看了一眼,苦笑:“你这哪是拍纪录片,分明是在挖一座座被风沙掩埋的坟。”

“是啊。”周舟望着舷窗外云海翻涌,嘴角微扬,“可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,坟就不算荒。”

飞机穿越云层,阳光倾泻而下。他闭上眼,耳边又响起那一声遥远的呐喊??

“通车了。”

“回家了。”

“我们来了。”

他知道,这条路依然漫长。

但他也知道,只要有人愿意低头拾起那些被遗忘的名字,中国的黎明,就永远不会熄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