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状元郎 >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拾烂摊子的黄老头(第2页)

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拾烂摊子的黄老头(第2页)

“海教谕,可是没银子?”那位老先生颤巍巍站起来。

东翁闭目良久,终是点头。

霎时间,堂屋炸开了锅。

“果然又是骗咱们!”

“老子明天就去州衙击鼓!”

“把状纸贴满城门,让天下人都知道这狗官贪墨教育经费!”

群情激愤,有人甚至当场撕毁了学籍文书,摔在地上踩踏。东翁扑通一声跪下,老泪纵横:“诸位同僚,海某对不住大家!可我也只是个芝麻官,实在无力回天啊!求你们看在读书人清誉的份上,莫要闹出大事来,否则株连九族,悔之晚矣!”

有人沉默,有人抽泣,也有人冷笑离去。

唯有那年轻先生冷冷道:“海教谕,你跪错了地方。该跪的,是县衙大堂!”

这一夜,东翁彻夜未眠。窗外风雪交加,屋内烛火摇曳。他翻出珍藏多年的《论语集注》,一页页抚摸,仿佛触摸着少年时的理想。他曾立志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”,可如今,连一群穷教书匠的饭碗都保不住,何谈济世?

次日清晨,他换上官服,净面整冠,独自走向县衙。

不是去请命,而是去辞官。

“小老爷,卑职恳请致仕。”他在大堂外朗声道。

卢知县正在用早饭,闻言筷子一停:“你说什么?”

“卑职才疏学浅,不堪重任,愿归隐林泉,以全晚节。”

卢知县眯起眼,忽然笑了:“海弘之,你这是要撂挑子?”

“非也。”东翁昂首道,“卑职不愿成为暴政帮凶,更不愿目睹士林崩塌。今日若不放我走,只怕明日我就得站在公堂上,亲手将昔日同窗打入大牢??那样的官,我不当也罢!”

卢知县沉默片刻,忽而拍案而起:“好!有种!那你走吧!滚出本县,永不录用!”

东翁深深一揖,转身离去,背影笔直如松。

消息传开,全县震动。那些原本打算闹事的塾师们反倒安静了下来。有人叹道:“海教谕尚且宁折不弯,咱们这些俗人,还有什么脸去争一口饭食?”

然而就在第三日,奇迹发生了。

一队快马自州城疾驰而来,为首差官手持朱批文书,高声宣读:

“奉知州贾大人钧令:查太平县教谕海弘之,清廉自守,刚正不阿,特擢升为州学训导,即日赴任!另拨白银三千两,专用于清偿该县塾师积欠薪俸,并责令卢知县亲自主持发放,不得延误!钦此!”

全场哗然。

百姓奔走相告,塾师们抱头痛哭,纷纷朝着州城方向叩首。谁也没想到,那个看似昏聩的贾知州,竟会出手救局。

只有卢知县脸色铁青,一把扯过尤幕友低声质问:“怎么回事?贾一旦何时改了性子?”

尤幕友摇头苦笑:“东翁有所不知,那日贾知州巡视途中,偶遇一位游方僧人,言谈间提及‘赤水河工乃逆天而行,必遭天谴’,又说‘太平县有直臣辞官,乃地方之耻’。贾知州素信因果,一听之下大为震动,连夜写了奏折,请旨整顿吏治,减免赋税,还点了海弘之的名字,称其‘可为表率’。”

卢知县听得目瞪口呆:“所以……是因为一个和尚?”

“或许吧。”尤幕友望向远方,“但更可能,是贾知州也需要一面旗帜。如今他推行新政阻力重重,正需一个‘清官典型’来装点门面。海弘之恰好撞上了这个时机。”

卢知县怔怔良久,终是长叹一口气:“造化弄人啊……本官机关算尽,反倒不如人家一根脊梁骨硬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