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逸找来罗三。
“圣人让我开国,表奏国官。我想让三叔来做我的家令,视从七品。”
罗三是家令,郭二郎是大农,而马周是尉,管家富安、账房平安则也分别是大农和尉。
“家令是做啥的?我当不了官的。”
“三叔不用担心,武安郡王国的家令,其实就相当于是大管家,大农和尉,也都是管家。”
罗三他们本就是李逸家的管家管事,加了个国官头衔而已。
倒是被喊来的马周,听说授他为武安郡王国的尉,有些意外。
“马先生愿意否?”
马周愣了会神,“郡王如此赏识马某一介落魄书生,感激不尽。”
他是来自河北博州的一个二十岁年轻书生,家贫,可自幼勤奋好学,长大后挺有才华,尤其精通诗经、左传,只不过有点怀才不遇,放荡不羁,又好饮酒,不被乡人所尊敬。
李逸在河北博州时,也听说了这么一个有才的放荡书生,马周的大名他可是知道的,史书记载的贞观名臣嘛,一介布衣却成为太宗宰相。
论出身,马周跟刘仁轨差不多。
刘仁轨还好歹得到任瓌的任用,马周却是还没找到伯乐。
李逸把马周请来做了自己门客,
这次便干脆让他做自己的国尉,国官里的尉,主管的是护卫这块。虽说仅是视从九品,但好歹也是有了正式的一份职掌。
“宾王兄可愿意担任尉一职?”
“多谢郡王信任,马周愿意一试。”
李逸也愿意提携那些有才华的人,不论是怀才不遇的年轻人,还是因出身贫寒而没机会者,他不介意提携一把。
“以后我的文书这块,也还要多劳烦宾王兄。”
“郡王能信任马周,是我的荣幸。”
李逸跟马周相处了也有一段时间了,二十刚出头的马周,除了好喝酒,其余没什么缺点。
文字功夫很不错,可就因出身普通,无人提携,因此也只能在乡里怀才不遇。
李逸愿意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,他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。只想着好好展示才能,不说将来能被李逸认可,向朝廷举荐他,起码在李逸这里做事,有份很丰厚的报酬。
不说钱绢月粮这些很丰厚,还提供衣装费,车马钱,甚至每日还特供他酒一斗。
门下省的待诏,惯例都只有良酒三升。
河东大儒王通之弟,曾被称为神通的王绩,朝廷征召前朝官员,他以隋朝的秘书省正字原官,街诏门下省,侍中陈叔达特别赏识他,破例给他由良酒三升加到每日供良酒一斗,人称斗酒学士。
王绩可是打小被称为神童,后来官至秘书省正字,虽说官不大,但名声大啊,
这样名动天下的才子,也才能享受每日一斗美酒待遇。
他马周现在寂寂无名,武安王却也愿意每日供一斗酒,还赠他良马代步,马周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武安王效力。
李逸把自己的国官班子,几十号官吏,拟了个名单,把李家的一众管事都安了个视品国官吏的头衔,然后把名单上表朝廷。
得到任命的李家管事们都挺兴奋。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