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617章 拥兵十万(第1页)

第617章 拥兵十万(第1页)

第617章拥兵十万

门下省,

诸位宰相皆在,政事堂上生着炭炉,紫袍宰相们入座,小吏上茶。

“诸位相公,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静在外候见。”

“请进来吧。”裴寂道。

并州大总管李逸上疏在代北驻军屯田,并招商屯,以省军粮运输,此事交付廷议,宰相们都认为过于麻烦,不批准。李逸再三上疏请求,如今李逸他们出人意料的收复了代北云朔之地,再请驻兵屯田。

还特意派了长史窦静入朝当面请求。

皇帝便让窦静今日亲至政事堂,与执政的宰相们辩论此事。

一身此袍的窦静在堂下吏引领下入政事堂,向一众宰相们行礼。

几位宰相对他也挺客气,不仅因他是三品的并州大总管府长史,更因他父亲是已故开国宰相陈国公窦抗,他弟弟还是皇帝的襄阳公主驸马窦诞。

扶风窦氏,虽说其实是鲜卑改姓,自称是汉代窦氏后裔,可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西魏以来,这窦氏可是代代联姻皇族,兴盛的很。

“窦长史,陛下让你来讲讲河东屯田之事,你就详细说说吧。”

裴寂为首的宰相们,反对屯田,是因为此前北疆不宁,突厥屡屡入寇,在代北屯田,那就是浪费力气。

还不如从南边转输粮草储备于坚城重镇之中。

可李逸坚持要求屯田,甚至还有个很大的军屯加商屯计划。这涉及到很多东西,首先就是朝廷在代北的信心。

“诸位相公,”窦静行礼,然后开始解说。

“今年,突厥两次大举入寇,但两次都被击败,赶出关外。

如今,在秦王和武安王的带领下,我大唐将士们更是收复了雁门关外的云、朔之地,

内外长城包围的这块代北之地,首次纳入我大唐统治,可这些年代北被突厥铁蹄反复蹂躏,

地广人稀。

接下来朝廷要守好边疆,不让突厥人再年年入寇,就得驻兵镇戍,可代北偏远,粮草转运极其不便。

运输成本过高,实在严重影响着边军驻防。

因此大总管李逸提议,要在代北屯田,从云朔应三州,到北燕州、蔚州,再到代州武州,以及并州、岚州、石州,

整个屯田计划,总共是涉及十州。

这是过去饱受摧残,人烟稀少之地,如今要加大驻军,要维持军需,最好就是屯田。

既要军屯,更兼商屯。

武安王计划,在朔州总管府下云朔应三州,驻军一万二,屯田二十四屯,每屯五千亩,屯田十二万亩。

代州总管府下代忻蔚三州,同样驻军一万二,屯田十二万亩···”

窦静拿来了一个很详细的计划书,

大致便是代北这十州之地,隶属并、代、朔、石四总管府,朔代石三府,各驻戍兵马一万二,屯田十二万亩,而并州驻军两万四,屯田二十四万亩。

这样总共就是四府驻兵六万,屯田六十万亩。

这样相当于每名镇戍士兵人有十亩以供粮,六十万亩军屯田的收益,一年也有四五十万石粮,差不多就能够这六万镇戍驻军的基本口粮。

再加上招商户屯垦补充,和地方上田赋的补充,

那就可以就地供应这六万边军,无须再从中原内地转输,节省大量人力、物力,减少粮食消耗。

关于商屯部分,

李逸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方案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