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饭时除了他们四个,还邀了那个帮工一起吃饭。他叫胜良。其实那些菜兰甫已经不爱吃了,人在成长的时候口味都会变的。但金凤娘记得的还是那些。好在兰甫和他们一起吃饭,吃得格外香。有了姥姥姥爷和小翠的陪伴,心里也将陶三勇的事情放下去一些了。金凤娘道,“小翠,你也要像章华一样多吃饭才能长得高。”
小翠笑道,“老太太,我已经不长个了。”
兰甫道,“小翠也不矮。”
小翠道,“都是那几年跟着大小姐,吃了好多好东西的缘故。”
金凤娘说道,“我知道,都是你们陆先生教得好。暑假去看了陆先生没有?”
兰甫便把去看陆先生,还有女子足球队的事情和他们讲了。金凤爹娘不知道什么是足球,小翠又唧唧呱呱解释半天。讲得有趣,胜良也停下筷子,只听她讲。看到胜良看小翠的眼神,兰甫马上想到了陶三勇,心里难过,只是不好在面上显出来。
金凤娘道,“你说现在的女孩子都想长得高长得壮,不如咱们在门口放一个身高表,再放一个体重计。免费给别人用。这样人进来之后,不免也多看几眼。”
兰甫说道,“这个法子好,我原先去药店看到过。”
金凤娘问道,“你什么时候去药店了?可是哪里不舒服?”
兰甫其实是替邹捷去的,自然不能说实话,她于是说道,“没有哪里不舒服,是为了进去喝他们的凉茶。”
小翠若有所思,“我们也弄一个大缸子,泡些凉茶给过路人喝。”
只是没多久,小翠又和兰甫商量着将这栋楼卖了。兰甫问道,“好端端的,卖什么?”
“我算过了,这样子下去,咱们还要至少三年才买得起缝纫机。我如果将这栋楼卖了,还去贷款,加上这些日子攒的钱,还有约摸两百个大洋。我看到有一个带阁楼的小店铺,有一个柜台大小,我用足够了。连店铺带阁楼,一个月是一个大洋。这样我一个月能攒七八个大洋,再过个一年多,就够买缝纫机了。等买了缝纫机进项就快了,岂不是更好?”
“你这么大个店一个月才七八个大洋,怎么换了小的也能攒七八个?”
“原先我一个月光还贷款就要四个大洋呢,赚的虽然多,出去的更多。而且来我这里买成衣的客人都是穷人,价格合适就买了,没那么多挑挑拣拣的,就也不需要多大。反正我只是坐在里面缝缝补补,我也不要那么大的店。”
兰甫道,“小翠姐,做生意你比我强,你说怎样好就怎样罢。你不贷款了我也安心一点,总怕你又被卖走了。”
搬店的时候聊起天来才知道,胜良在一家工厂工作,是来店里给工友们买工服的时候认识的小翠。看见胜良不辞辛苦地忙前忙后,兰甫微微一笑,此时再想到陶三勇,她已经不会觉得胸口发闷了。她将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和攒钱上,先前因为感情的事落下的功课也很快追了上来。
到了二年级的期末,虽然已经考完了最后一门,兰甫还借口和同学有约会,推迟一个礼拜回县城,为的就是多陪姥姥姥爷。虽然已经有十年未见,但毕竟是小时候最亲的人,他们在兰甫心里依旧是最亲的亲人。因着兰甫年纪大了,又总表现得很乖巧,渐渐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时,杨嫂也不多问了。这天兰甫回家时是八点半钟,因刚见过姥姥姥爷,二位老人精神极好,和他们还有小翠说笑了一番,兰甫心情十分愉悦,步履也格外轻巧活泼。
远远看到家门口站着一个人,兰甫也没多想。她一步步走近,见那人也不动,便有些起疑,遂放缓了步子。隐隐约约觉得像一个故人,只是做不得准。到还有五六米的时候看清楚了,那个站在路灯下等着她的人,正是陶三勇。
兰甫走过去,笑着说道,“你回来了。”
陶三勇笑道,“我特意回来看你的。”
兰甫说道,“什么时候回来的?要不要上家里坐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