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祥子修仙记 > 第193章 分别的惆怅全新的计划(第2页)

第193章 分别的惆怅全新的计划(第2页)

他知道那种痛苦。不是愤怒,不是仇恨,而是意识到自己一生信奉的信念全是假的,连哀悼都是错的。那种崩塌,比死亡更沉重。

“那你为什么还要来?”阿沅问。

“因为师父最后写了封信。”沈知言从怀中取出一封焦黄的信纸,边缘已被火烧过,“他说:‘我去听钟,不是为了报仇,也不是为了平反,而是想确认一件事??我父亲到底有没有说过真话?哪怕全世界都说他是叛徒,只要钟里还存着他最后的声音,那就说明,他曾勇敢过。’”

他顿了顿,声音哽咽:“我找到了那段记忆。我听见了。他说:‘史可欺,心不可欺。吾虽将死,无愧天地。’那一刻,我哭了。不是为他,是为自己终于敢相信这句话。”

祥子睁开眼,目光如深潭映月。

“所以你现在明白了?”他说。

“我不明白的是后面的事。”沈知言坚定地看着他,“当每个人都听见了自己的‘那一刻’,然后呢?我们该怎么活下去?难道一辈子抱着伤疤过日子吗?还是说,我们必须再建一座新的庙堂,供奉这些死去的真话?”

祥子没有立刻回答。

他转身走向屋内,取出一本薄册子,封皮写着《归音录》三字,笔迹苍劲却温柔。那是他这些年记录下来的,每一个听过钟声之人的感悟。

翻开一页:

>“我娘是宫女,被人污蔑偷盗御衣,杖毙于冷宫。今日听钟,方知她是替公主顶罪。她说:‘孩子别哭,阿娘不怕疼。’我今年六十二岁,第一次喊出了‘娘’。”

再翻一页:

>“我是县令,曾判一农夫通敌斩首。昨夜听钟,才知那农夫送去的情报是真的,是我上司篡改了文书。我已辞官,在他坟前守三年。”

又一页:

>“我爹骂我是逆子,因我质疑祖宗家训。今闻钟声,始知我家三代皆靠陷害忠良起家。我不恨他,只愿他也能听见这一段。”

祥子将书递给沈知言:“你看,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你那个问题。”

青年颤抖着手接过,一页页读下去,泪水滴落在纸上。

“可是……这够吗?”他喃喃道,“这些个人的醒悟,能改变整个天下吗?朝廷仍在勾斗,百姓仍被蒙蔽,边关仍有战事……我们打破了谎言,却没能建立起新的秩序。”

祥子望向大海,月光下波涛起伏,如同万古不息的命运之轮。

“你以为秩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?”他轻声说,“它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。就像麦苗,必须先翻土、除草、流血、流泪,才能迎来收割。”

他转身盯着沈知言:“你以为启明之钟是为了让人记住过去?错了。它是为了让人们学会**选择未来**。”

“每一次聆听,都不是终点,而是一次投票??你愿意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?是继续用权力掩盖错误,还是承认自己也曾犯错,并努力不再重蹈覆辙?”

“你说重建庙堂?不必。真正的庙堂不在宫殿,不在书院,而在每个人的心中。当一个人听完钟声后,还能对陌生人说一句公道话;当一个官员明知上报会惹祸,仍写下实情;当一个孩子长大后,不说‘大人说得都对’,而是问‘为什么’??那时,新世界就已经开始了。”

沈知言怔住,良久,伏地叩首。

“我懂了。不是钟改变了人,是人在一次次靠近钟的过程中,改变了自己。”

祥子扶他起身,从柜中取出一支狼毫笔,正是当年批改学生策论的那一支,笔杆已磨得发亮。

“拿去吧。”他说,“这不是武器,也不是权柄,只是一个工具。你可以用它写律法、写文章、写家书,甚至写骂人的话。但它最大的用途,是写下你明知会惹麻烦,却依然觉得非说不可的那句话。”

青年双手接过,郑重收入怀中。

临行前,他犹豫了一下,又问:“先生……您后悔过吗?若当年您选择毁钟,或者逃走,或许就不会经历这么多生死离别。”

祥子笑了,笑容如春风拂过荒原。

“我当然后悔过。在席院主焚书那天,在徐彬断臂那夜,在听见母亲遗言那一刻……我都想过放弃。但我每次想逃,总会想起冯老庄主临终前写的那句话??‘愿后来者以史为灯’。”

他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孩子们的诗句,墨迹早已泛黄,却依旧清晰可见:

>“持钥者不在庙堂,而在人间。”

“我不是英雄。”祥子说,“我只是个修仙失败的人。真正的修行,不是飞升,不是长生,是在明知世界充满黑暗的情况下,仍然愿意点亮一盏灯。”

沈知言深深鞠躬,转身离去。

脚步渐远,消失在夜色中。

阿沅走到祥子身边,轻声道:“他会成为下一个守钟人吗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