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丁巳日:北魏任命长孙嵩为太尉、长孙翰为司徒、奚斤为司空,确立朝廷核心官员。
秦王乞伏炽磐派太子乞伏暮末,带三万步兵骑兵从貂渠谷出发,攻打河西的白草岭、临松郡,打赢后迁走两万多百姓回来。
吐谷浑威王阿柴病重,他有二十个儿子,却决定让弟弟慕瓂继位(因为父亲当年也是传弟不传子)。为了让儿子们明白团结的重要性,他让儿子们各献一支箭,先让弟弟慕利延折一支,轻松折断;再让慕利延折十九支箭捆在一起,却折不断。阿柴说:“你们看,一支箭容易断,很多支箭绑在一起就难断,你们只要齐心协力,才能保住国家和家族。”说完就去世了。后来慕瓂确实有本事,收留了秦、凉两地的流民和氐、羌部落,部众越来越多。
夏主赫连勃勃想废太子赫连瓂,立小儿子赫连伦。赫连瓂知道后,带七万兵北伐赫连伦,赫连伦带三万骑兵抵抗,在高平打了一仗,赫连伦战死。赫连伦的哥哥赫连昌又带一万骑兵偷袭赫连瓂,杀了他,吞并了他的八万五千士兵,回到都城统万。赫连勃勃很高兴,立赫连昌为太子。赫连勃勃还特别自大,给都城西门起名:东门叫“招魏”(招降北魏)、南门叫“朝宋”(让宋朝来朝拜)、西门叫“服凉”(征服西凉)、北门叫“平朔”(平定朔方)。
二月有女子变成男子,燕王问大臣怎么回事,尚书左丞傅权说:“西汉末年,母鸡变公鸡,后来就有了王莽篡汉;现在女子变男子,可能是臣子要变成君主的预兆(暗示有叛乱风险)。”
林邑王范阳迈入侵南朝宋的日南、九德郡;宕昌王梁弥恠(羌人部落首领)派儿子梁弥黄去北魏朝见。宕昌是羌人中最强的部落,有两万多户人家,其他羌人部落都怕它,而羌人居住的地方东接中原、西通西域,绵延几千里,各部落有自己的首领,互不统管。
元嘉二年(公元425年)
正月,徐羡之、傅亮主动上表,请求把权力还给皇帝,上了三次表,宋文帝才同意。丙寅日,宋文帝开始亲自处理朝政。徐羡之想辞职回家,徐羡之的亲信程道惠、吴兴太守王韶之等人极力劝说,他才又接受诏书继续任职。
正月辛未日,宋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,宣布大赦天下。
之后下诏书封少帝刘义符的母亲张氏为营阳太妃。
丁巳日,北魏任命长孙嵩为太尉、长孙翰为司徒、奚斤为司空。
后来,北魏皇帝拓跋焘派龙骧将军步堆等人出使南朝宋,两国从这时候开始恢复友好往来——之前双方关系一首比较紧张,这次算是“破冰”了。
?西月:西秦王乞伏炽磐派平远将军叱卢犍等人,突袭驻守在临松(今甘肃张掖附近)的河西镇南将军沮渠白蹄,成功活捉了他,还把当地五千多户百姓迁到西秦的都城枹罕(今甘肃临夏),用这种方式扩充自己的人口和实力。
?七月:西秦又派镇南将军吉毗等人向南进攻,攻打黑水羌部落的首领丘担,把丘担的队伍打得大败。
?十月:丘担打不过西秦,只好带着自己的部众投降。西秦封他为归善将军,还任命折冲将军乞伏信帝为平羌校尉,专门镇守这个投降的羌人部落,防止他们叛乱。
武都惠文王杨盛去世了。早在东晋灭亡的时候,杨盛就坚持不用南朝宋的年号,还对儿子杨玄说:“我老了,这辈子都要做东晋的臣子,你以后要好好侍奉宋文帝。”
杨盛死后,杨玄继承了他的位置,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、征西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秦州刺史、武都王,还派人去南朝宋报丧——从这时候起,他才改用南朝宋的“元嘉”年号,正式归附南朝宋。
?八月:夏国的开国皇帝、武烈帝赫连勃勃去世,葬在嘉平陵,庙号定为“世祖”。他的太子赫连昌继承皇位,随后大赦天下,把年号改成“承光”。
?十月:北魏皇帝拓跋焘决定大规模讨伐柔然,兵分五路进军:长孙翰等人从东路出发,经过黑漠;廷尉卿长孙道生等人从白漠和黑漠之间进军;拓跋焘自己率领中路军;东平公娥清从栗园出兵;奚斤等人从西路出发,经过尔寒山。
五路大军到达漠南(沙漠以南地区)后,都放下了沉重的物资装备,只带十五天的干粮,轻装骑马穿越沙漠进攻。柔然部落没料到北魏会突然来攻,吓得首接向北逃走,再也不敢露面。
王弘因为当初没参与拥立宋文帝的谋划,所以不愿意接受“司空”这个高官,连续上表推辞了一年,宋文帝才同意。后来在乙酉日,改封王弘为车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他这才接受。
十一月,南朝宋任命武都王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、武都王,正式承认了他的地位。
元嘉三年(公元426年)
当初,会稽人孔宁子是宋文帝做镇西将军时的咨议参军,宋文帝即位后,任命孔宁子为步兵校尉。孔宁子和侍中王华都有追求富贵的想法,他们不满徐羡之、傅亮专权,就天天在宋文帝面前说这两人的坏话,挑拨宋文帝和他们的关系。
刚好谢晦的两个女儿要嫁给彭城王刘义康、新野侯刘义宾,谢晦派妻子曹氏和长子谢世休送女儿去建康。宋文帝觉得机会来了,想趁机杀掉徐羡之、傅亮,同时出兵讨伐谢晦。但他表面上不说真实目的,反而谎称要讨伐北魏、收复河南地区,还说要去祭拜祖先陵墓,暗地里却在准备战船、整顿军队。
傅亮察觉到朝廷举动不对劲,写信给谢晦说:“朝廷说要讨伐黄河以北的北魏,这事还没定下来,朝野上下都很担心,很多人都感到害怕。”又说:“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北伐,皇上应该会派外监万幼宗来征求你的意见。”当时朝廷的安排很反常,宋文帝的谋划己经泄露了不少。
正月,谢晦的弟弟、黄门侍郎谢皭派人快马加鞭去告诉谢晦朝廷要动手,可谢晦还是不相信,还把傅亮的信给咨议参军何承天看,说:“外面都在传朝廷要向西讨伐我,这事己经定了,可万幼宗怎么还会来征求意见呢!”谢晦仍然觉得是谣言,让何承天提前写好回复诏书的草稿,说讨伐北魏应该等到明年。
后来,江夏内史程道惠收到一封来自寻阳人的信,信里说“朝廷要有大动作,这事己经确定了”,程道惠就让自己辅国府的中兵参军乐冏把信封好送给谢晦。谢晦这才慌了,问何承天:“如果真像信里说的那样,你觉得我该怎么办?”
何承天回答:“承蒙将军您的特别关照,我一首想报答您的恩德。现在事情己经到了这个地步,我不敢隐瞒实情!但明天就要戒严,动用军法,我有些想法,怕来不及说完。”谢晦害怕地问:“你难道是想让我自杀吗?”何承天说:“还没到那一步。皇上以天子的权威,发动全国的力量攻打您一个州,双方实力悬殊,而且皇上是正义之师,您是反抗朝廷,形势对您不利。
最好的办法是逃到国外保全自己;其次是派心腹将领带兵驻守义阳,您自己率领大军在夏口迎战;如果打输了,就退守义阳,再从那里逃到北方,这是次一等的办法。”谢晦想了很久,说:“荆州是适合打仗的地方,兵力和粮草都容易筹集,不如先和朝廷决战,实在不行再逃也不晚!”
于是谢晦让何承天写讨伐朝廷的檄文,又和卫军咨议参军、琅邪人颜邵商量起兵反抗,可颜邵不愿意,喝毒药自杀了。
谢晦竖起旗帜,宣布戒严,对司马庾登之说:“现在我要亲自率军东下,想委屈你带三千人守城,防备刘粹的进攻。”庾登之说:“我的父母年老,都在都城建康,而且我一向没有自己的部队,心里有顾虑,不敢接受这个命令。”
谢晦又问其他将领:“三千士兵够不够守城?”南蛮司马周超回答:“不只是够守城,如果有外敌来攻,还能打败他们立功。”庾登之趁机说:“周超一定能胜任,我请求把司马、南郡太守的职位让给他。”谢晦当场任命周超为司马,兼任南义阳太守;改任庾登之为长史,仍然兼任南郡太守。庾登之是庾蕴的孙子。
宋文帝因为王弘、檀道济当初没参与废杀少帝、庐陵王的谋划,而且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又是自己信任的人,所以在行动前,秘密派人通知王弘,还召见檀道济,想让他率军讨伐谢晦。
王华等人都觉得不能信任檀道济,宋文帝说:“檀道济当初只是被胁迫参与,不是主谋,而且没参与杀人,我安抚他、重用他,他肯定不会有二心。”乙丑日,檀道济到达建康。
丙寅日,宋文帝下诏,公开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杀害少帝(营阳王)、庐陵王的罪行,命令有关部门处死他们,还说:“谢晦占据长江上游的荆州,可能不会轻易伏法,我会亲自率领大军防备他。可派中领军到彦之当天就率军出发,征北将军檀道济随后进军,传令谢晦管辖的军府和州郡,及时逮捕谢晦的党羽,我己经命令雍州刺史刘粹等人切断谢晦的退路。只追究首犯的罪责,其他人一概不追究。”
当天,宋文帝下诏召见徐羡之、傅亮。徐羡之走到西明门外,刚好遇到谢皭在当值,谢皭派人告诉徐羡之:“皇宫里有异常安排。”徐羡之赶紧逃走,傅亮则借口嫂子生病,暂时回家,同时派人通知徐羡之。
徐羡之回到西州府,乘坐宫里侍女用来问候的车子逃出城外,步行到新林,躲进一个陶窑里自杀了。傅亮乘车逃出城外,骑马跑到哥哥傅迪的墓前,屯骑校尉郭泓带人追上并逮捕了他。到了广莫门,宋文帝派中书舍人把诏书拿给傅亮看,还说:“看在你当初在江陵迎接我的情分上,会让你的儿子们保住性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