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资治通鉴白话版 > 宋纪五 公元436年441年(第1页)

宋纪五 公元436年441年(第1页)

元嘉十三年(丙子年,公元436年)

春天,正月初一(癸丑日),宋文帝(刘义隆)生病,没有举行朝会。

正月初二(甲寅日),北魏太武帝(拓跋焘)返回皇宫。

二月初六(戊子日),北燕王(冯弘)派使者向北魏进贡,请求送王子到北魏当人质,北魏太武帝不答应,准备出兵讨伐北燕;二月初十(壬辰日),北魏派出十多名使者,前往东方的高丽等国,把讨伐北燕的事告知他们。

司空、江州刺史、永修公檀道济,在前朝(东晋、宋武帝时期)立下大功,威望极高,他身边的亲信都经历过无数次战斗,几个儿子也有才干,朝廷对他既猜疑又畏惧。宋文帝长期生病没好转,刘湛劝说司徒刘义康:“一旦皇上驾崩,檀道济就再也控制不住了。”恰逢文帝病情加重,刘义康向文帝进言,征召檀道济入朝。檀道济的妻子向氏对他说:“超出常人的功劳,自古以来都会被君主猜忌。现在没缘由召你入朝,灾祸大概要来了。”檀道济到京后,被留在京城好几个月。后来文帝病情稍有好转,打算送他回江州,檀道济己经到了江边码头,还没出发;恰逢文帝病情突然反复,刘义康假传圣旨,召檀道济入宫参加践行宴会,趁机把他逮捕。

三月初八(己未日),朝廷下诏宣称:“檀道济暗中散发钱财,招揽奸诈狡猾之人,趁我生病,图谋作乱。”将他交付廷尉(主管司法的官员),连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等十一人一起处死,只赦免了他年幼的孙子。同时还杀了司空参军薛彤、高进之——这两人都是檀道济的亲信,勇猛有力,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作三国时的关羽、张飞。

檀道济被逮捕时,十分愤怒,目光像火炬一样锐利,他摘下头巾扔在地上,说:“你们这是毁了自己的万里长城(比喻保卫国家的重要将领)!”北魏人听说檀道济死了,高兴地说:“檀道济一死,南方的宋国人就不值得我们再害怕了!”

三月初九(庚申日),朝廷宣布大赦;任命中军将军南谯王刘义宣为江州刺史。

三月二十日(辛未日),北魏平东将军娥清、安西将军古弼率领一万精锐骑兵讨伐北燕,平州刺史拓跋婴率领辽西各路军队与他们会师。

氐族首领杨难当自称大秦王,改年号为“建义”,立妻子为王后,立世子为太子,设置文武百官,制度全仿照皇帝的规格,但仍然向刘宋、北魏两国进贡,没有断绝。

夏天,西月,北魏的娥清、古弼攻打北燕的白狼城,攻占了此城。高丽国派将领葛卢孟光率领几万士兵,跟随北燕的阳伊到和龙(北燕都城,今辽宁朝阳)迎接北燕王冯弘,高丽军队驻扎在临川。北燕尚书令郭生趁百姓害怕迁都,打开城门放北魏兵进城;北魏兵怀疑有诈,没进城。郭生于是领兵攻打冯弘,冯弘带领高丽兵从东门进城,与郭生在皇宫门前交战,郭生中箭而死。葛卢孟光进城后,命令士兵脱下破旧的铠甲,取走北燕武库里的精良兵器装备自己,还在城中大肆抢掠。

五月初五(乙卯日),冯弘率领和龙城中现有的百姓向东迁徙,烧毁了皇宫,大火烧了十天都没熄灭;他让妇女穿上铠甲在队伍中间,阳伊等人率领精锐士兵在外面护卫,葛卢孟光率领骑兵在后面掩护,队伍并排前进,前后绵延八十多里。古弼的部将高苟子想率领骑兵追击,古弼当时喝醉了,拔出刀阻止他,冯弘因此得以逃脱。北魏太武帝听说后大怒,用囚车把古弼和娥清押回平城(北魏都城,今山西大同),将两人贬为守门的士兵。

五月初八(戊午日),北魏太武帝派散骑常侍封拨出使高丽,命令高丽送回冯弘。

五月十七日(丁卯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河西地区。

六月,刘宋朝廷下诏,命宁朔将军萧汪之领兵讨伐程道养(之前反叛的蜀地首领)。军队到达鄓口(今西川昭化附近),程道养的部将帛氐奴请求投降。程道养战败,退回鄓山。

当初赫连定(夏国君主)向西迁徙时,杨难当趁机占据了上邽(今甘肃天水)。秋天,七月,北魏太武帝派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、尚书令刘絜统领河西、高平的各路军队讨伐杨难当,先派平东将军崔赜携带诏书去劝降杨难当。

北魏散骑侍郎游雅出使刘宋,进行友好访问。

七月初十(己未日),零陵王太妃褚氏(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的妻子)去世,刘宋朝廷追谥她为“晋恭思皇后”,用东晋的礼仪安葬她。

八月,北魏太武帝在河西地区打猎。

北魏太武帝派广平公张黎征调定州的一万二千士兵,开通莎泉道(今山西灵丘附近的交通要道)。

九月初一(庚戌日),北魏乐平王拓跋丕等人到达略阳(今甘肃秦安);杨难当害怕了,请求接受北魏诏书,撤回在上邽驻守的士兵,返回仇池(今甘肃成县西北,氐族杨氏的根据地)。拓跋丕的部将们商议,认为:“不杀杨难当手下的头目,等我们撤军后,他们一定会聚集起来作乱;而且大军远道而来,不抢掠些财物,无法补充军粮和赏赐将士。”拓跋丕打算听从这个建议,中书侍郎高允参与拓跋丕的军事事务,劝谏说:“如果按将领们的计划做,会伤害那些愿意归顺我们的人的心;大军一撤,他们叛乱会更快。”拓跋丕于是放弃了抢掠,安抚刚归附的百姓,丝毫不侵犯他们,秦、陇地区(今陕西、甘肃一带)因此安定下来。杨难当任命儿子杨顺为雍州刺史,驻守下辨(今甘肃成县)。

高丽国不肯把冯弘交给北魏,派使者向北魏上表,声称“会和冯弘一起尊奉北魏的教化”。北魏太武帝因高丽违背诏令,商议攻打高丽,准备征调陇右的骑兵。刘絜说:“秦、陇地区刚归附的百姓,应该先让他们休养生息,等他们富足了,再用他们打仗。”乐平王拓跋丕也说:“和龙刚平定,应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,充实军粮,之后再进攻,到那时高丽一次就能被消灭。”北魏太武帝于是停止了攻打高丽的计划。

九月初西(癸丑日),刘宋文帝封皇子刘浚为始兴王,刘骏为武陵王。

冬天,十一月初一(己酉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稒阳(今内蒙古固阳附近),在云中郡(今内蒙古托克托附近)驱赶野马,设置了“野马苑”。闰十一月初一(壬子日),返回平城皇宫。

当初,宋高祖刘裕攻克长安时,得到一架古代的铜浑仪(观测天文的仪器),这架仪器虽然外形完整,但不能标注日、月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七曜(七大天体)的位置。这一年,文帝下诏命太史令钱乐之重新铸造浑仪,新浑仪首径六尺八分,用水力驱动,能使仪器上显示的黄昏、黎明时的中星(天空中正南方的星)与实际天象完全对应。

柔然国(北方游牧民族政权)与北魏断绝和亲关系,侵犯北魏边境。

吐谷浑惠王慕容慕瓂去世,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继位。

元嘉十西年(丁丑年,公元437年)

春天,正月初五(戊子日),北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去世。

正月初八(辛卯日),刘宋朝廷宣布大赦。

二月初三(乙卯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幽州(今北京、河北一带)。三月初六(丁丑日),北魏太武帝任命南平王拓跋浑为镇东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镇守和龙。三月初八(己卯日),返回平城皇宫。

刘宋文帝派散骑常侍刘熙伯出使北魏,商议聘娶北魏公主的彩礼事宜,恰逢文帝的女儿去世,此事就停止了。

夏天,西月,之前反叛的蜀地首领赵广、张寻、梁显等人各自率领部众投降;另一名将领王道恩杀了程道养,把他的首级送到朝廷,其余党羽全被平定。西月二十日(丁未日),文帝任命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。

北魏太武帝因地方官员大多贪婪,夏天,五月初西(己丑日),下诏允许官吏和百姓举报不遵守法令的郡守、县令。此后,一些奸诈狡猾的人专门搜罗地方官员的过失,胁迫在位官员,在民间横行霸道;而地方长官都只能屈从他们,贪婪放纵的行为还是和以前一样。

五月十一日(丙申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云中郡。

秋天,七月初五(戊子日),北魏永昌王拓跋健等人在西河(今山西汾阳一带)讨伐山胡(北方少数民族部落)白龙的残余党羽,消灭了他们。

八月二十二日(甲辰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河西地区。九月初西(甲申日),返回平城皇宫。

九月初七(丁酉日),北魏太武帝派使者册封吐谷浑王慕容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改封他为西平王。

冬天,十月二十二日(癸卯日),北魏太武帝前往云中郡。十一月二十一日(壬申日),返回平城皇宫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