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咋把江南手工业引过去,这事还得等洪武二十六年财政报告出来再说。
朱小宝心里门清。
朝廷那些官,背后都跟商业勾连着呢!
只要交趾的财政报告亮眼,这帮人闻到钱味,保准会主动派商人去探路。
等他们尝到甜头,不用催,大把人抢着去交趾淘金。
到时候再把江南过剩的人口迁过去,那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!
跟那些大士绅大官僚斗,不能硬来,他们贪财,就拿利益勾引,顺着毛捋。
等朱小宝晃回清宁宫,思路也清晰多了。
老朱失而复得后,可劲儿的宠着他,清宁宫翻修得亮堂不说,太监宫女也多了好几倍。
朱小宝先把东宫内帑的太监叫来,让他抱着账簿去了文华殿。
刚翻开内帑册子一瞅,朱小宝的眉头就皱起来了。
黄金九百两,白银八千两,棉服一百套,棉布一千二百匹,炭火柴薪二千斤,无烟煤九百斤,米和面各一千石,鸡鸭鱼肉若干,珠宝翡翠啥的倒是有一堆。
总之,东宫家底实为寒酸,估摸着老爷子的皇宫内帑也富不到哪儿去。
朱小宝把册子一扔,跟小太监说。
“去把廖家兄弟叫来。”
没一会儿,廖镛、廖钺兄弟便匆匆赶来。
“卑职参见殿下!”
朱小宝摆了摆手。
“别整虚的,都起来吧,之前想给你们升官,可人事任免得走关系,再说你们也不想挪窝,这样……”
朱小宝清了清嗓子,开始念赏赐名单。
“赏廖镛、廖钺兄弟夜明珠各一颗、琉璃盏各一套,米面各五十石、油各三十斤,黄金各十两、白银各百两,鸡鸭鱼各十斤……”
廖家兄弟听傻了,赶紧跪在了地上。
“殿下,咱没啥功劳,不敢受这么重的赏赐啊!”
朱小宝一挥手。
“跟我客气啥?早就说过不会让你们吃亏,这些赏赐也都在礼法规矩内,不许推辞!”
兄弟俩眼圈都红了,连忙齐声道。
“谢殿下恩典!”
说完又“咚”地磕了个响头。
廖家兄弟俩揣着一兜子东西,感激涕零的走了。
他们当初跟着朱小宝,纯粹是瞅中这主子的人品、心性和魄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