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同游者所言,白居易登科。
而且是今年及第者年纪最小的。之前总听说那些二十出头的人进士及第,没想到处在二十岁的末尾的自己,竟然能成为众人关爱的最幼者。
白居易兴奋极了。
曲江宴后,同科进士纷纷回乡报喜。白居易在一场场送别宴上,一曲歌一杯酒,却渐渐笑不出来。
吏部守选有消息,说白居易因为需要避祖讳,无法选官。
这件事他没告诉别人。
只是和其他留在京城的朋友,说聊起制科选什么比较合适,分析来分析去,几位友人竟然达成一致,最受圣人重视的只有一科——
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。
……他父亲名为白季庚,怕不是“季”撞了“极”也不能考。
真令人头疼。
他硬着头皮和他人一同造访长安名胜。本来约好考后散心嘛。
如今处处风景都勾起烦恼,似乎长安根本不想把他留下。
【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,从初至别墅起手,讲述了他参观游历,与何将军交谈宴饮,而后依依不舍的全程。】
【他描写山林景色之余,反映出了何将军本人儒雅淡泊的性格。】
【忧国忧民的杜甫和郑虔,见何将军不似唐玄宗李隆基身边那些好大喜功征战四方的人,心里得到些许慰藉。】
【杜甫看见了大唐的危机,可是和其他人一样,毫无防备地卷入战争之中。他的挚友郑虔困于长安,被安禄山叛军任命为兵部郎中。唐军收复长安、洛阳之后,郑虔被囚于长安,等候发落。】
【……他擅长书法和绘画啊,唐玄宗身边就爱留一些搞艺术的人。】
【……原来他和王维关在一起啊?果然如我所料!】
【叛军的伪官当是死罪。但当时的中书令崔圆,令郑虔等人在他的宅第作壁画,郑虔借此机会向崔圆求救,于是郑虔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。】
【纵然免于一死,但是杜甫悲痛不已。郑虔年事已高,此去一别,怕是永别。】
【更加遗憾的是,杜甫没能赶上见郑虔一面,对方已经在去台州的路上。】
【“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”杜甫只能写诗,期待他们在黄泉路上再度相逢。】
【……他们也是厉害,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也能做朋友。】
【……不像你和我,才差两岁,已经互相不理解对方了。】
【……你前面的介绍写得太长了,对着你这一页PPT要把杜甫的一生都讲完。哦,你有视频可以配?】
【……原来你早就剪辑好了呀。太厉害了!我能不能先看看?】
【……是,我们现在不要浪费时间。】
【……那我必须在视频时长内读完?早说嘛,你想要计时念的话,刚才就告诉我,我们不用再读一遍了呀。】
【……难得有一点默契,又消耗没了。反正十位诗人的稿子齐了之后,也要一起读一遍计时,你说得对,不要着急,不能怕麻烦。】
【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,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等人谋害而亡。战争当中,时局混乱不堪,唐玄宗李隆基躲在蜀地,一切事务交予唐肃宗李亨。】
【人心难服。唐肃宗李亨集兵凤翔谋复长安之时,永王李璘擅自带兵东巡。】
【永王李璘是唐肃宗李亨的弟弟,唐玄宗李隆基出逃路上,永王李璘被任命为岭南、黔中、山南东道、江南西道等四道节度使,出镇江陵,自此永王李璘便有了独占江南的念头。当唐玄宗李隆基诏他来蜀地朝见时,永王李璘也不奉命。】
【李白在永王李璘的营帐内,作诗《永王东巡歌》,而另一边郭子仪从北入长安,杜甫趁机出城,投奔唐肃宗李亨。】
【当年五月,杜甫便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。反叛的永王李璘兵败之后,郭子仪于九月收复长安。】
【……你想提李白,也说点他的好话呀。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,但是这两句就是暗示李白不会审时度势,而杜甫聪明机敏。】
【……唐代宗李豫帮永王李璘平反了哦。永王不一定是反叛,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没能朝见唐玄宗。李白更是冤枉,他可能觉得一心报国,就近找个节度使就好了嘛。】
【……杜甫要是明智,会拖到那时候才逃出长安吗?】
【……你又觉得我阴谋论。真要说阴谋论,唐肃宗李亨身边大臣意见不同意,有分化之象,他为了团结大家,便以永王李璘能力强又吸引人才,可是心思不正,才编造反叛的借口。】
【……除掉兄弟手足,皇帝天生就会。他们之后回想起小时候一起玩的事情吗?可是利益面前,过去的感情根本不重要。】
【……所以李白和杜甫,以前关系好,如今李白入狱,杜甫也没办法帮忙。王维和裴迪那样的关系,太罕见了。怎么说呢,千载难逢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