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> 万人行乐一人愁(第3页)

万人行乐一人愁(第3页)

天声的内容太巧。

白居易刚好来到长安城南的樊川。去过韦曲的华岩寺,走过那边的南塘,在西边有第五桥。

不知和玄宗时期的第五琦有何关系。

虽然是第一次来,白居易倒是能和同行的人介绍一番。

【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(节选)】

【不识南塘路,今知第五桥。名园依绿水,野竹上青霄。】

原因嘛,正是以前看过天声读到的这句杜甫诗。

何将军山林有人大吵大闹,令初春的肃杀氛围更加残酷。

白居易和同游者远远观望。

他们因听闻郑国庄穆公主的宅第要改成佛寺,想从中牟利,一人想借地免税,一人想私藏珍宝,令有一个人从中斡旋,只为了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功德钱。

这些人并非僧人,他们话里话外,说明长安城不少寺庙已在他们的手中经营。

太奇怪了。

起初,佛寺施舍粮食和药物,不知哪一年开始,租地给农民,经营手工业,放贷给百姓……听说他们不为了盈利,只是为了修缮寺庙,铸造佛像。

真赚了钱,他们是不会外传的。但是没有利益可图,山林里那几个人也不会争吵。

【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绿垂风折笋,红绽雨肥梅。】

【银甲弹筝用,金鱼换酒来。兴移无洒扫,随意坐莓苔。】

如今的大唐,比杜甫写诗的天宝年间好了一点吗?

白居易不知道。

同游人听他聊起杜甫曾经来过何将军山林,说起杜甫曾出过进士科策问题目。

“哦?”白居易懂诗文,但是进士科可是第一次来考。

“题题都问朝廷缺钱该怎么办。”同游者两手一摊。

杜甫出进士策问考题是在安史之乱之后。

那时,几乎所有赋税收入都用于军费开支,但是粮草依然不足,征税已经沉重不堪。

用兵有需要快马加鞭传送文书,不给马吃草又要马儿跑,累死了不少宝马,没钱去买入新的,甚至为马收尸的钱也没有。

想要运送粮草,道路漕运必须通畅,可是为此加开河道,又担心耗费太大,成效甚微,甚至修建中途,影响粮草转运,以致短缺。

不过,士兵可以天亮即练兵,午后去种地,但是等到地冻天寒的岁末,又苦又累却要担心吃不饱,士气大减。

粮食有多紧张?遇到荒年,粮价贵贱失去常度,钱轻物重,别说百姓,将相会受困。

当今圣人讨伐淮西吴少诚,正是因为二十年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割据未平。当年没能平叛,正是和现在一样,数月数年连续战争,白白消耗国库。

杜甫的策问题目,放在今年还能拿来一用。

同游者和白居易聊着策问,纷纷夸奖白居易看问题透彻。

“要是今年不重杂文,只重策问,你肯定能登科。”有人这样称赞道。

随后大家一同叹了口气。

【床上书连屋,阶前树拂云。将军不好武,稚子总能文。】

【醒酒微风入,听诗静夜分。絺衣挂萝薜,凉月白纷纷。】

当今天子李适,和何将军一样,如今“不好武”,臣子“总能文”。前几年,节度使前来拜见,皇帝设宴,武官也得跟着和诗。

何况,前几年有节度使奏请,管辖区域内有几位宋氏女子不愿婚嫁,但长于文辞,便请入京城,担任“女学士”。不过,就止步于此,要不然“校书郎”的位子也得被她们抢去。

考前出游,本着来看看风景缓解焦虑,结果他们越聊越紧张。

【幽意忽不惬,归期无奈何。出门流水住,回首白云多。】

【自笑灯前舞,谁怜醉后歌。只应与朋好,风雨亦来过。】

暮春三月,礼闱放榜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