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饮福记 > 第四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引蛇出洞2(第3页)

第四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引蛇出洞2(第3页)

阿榆失笑,“那你留在这里温书吧,店堂里的事尽量交给钱界去做,别分了心神,误了高途!”

阿涂才知阿榆让钱界签下卖身契,竟是这个意思。

他不觉红了眼圈,真心实意地说道:“小娘子,谢谢你!”

阿榆虽让他签卖身契,却也救了他的命。她待旁人再怎样凶残,却未让他受过委屈。

阿榆也颇有感触,轻笑道:“不必谢我。我这辈子有过两个好姐妹,一个早逝,一个凄凄惨惨,想着就心塞。如今多了个七娘,就盼着她能快快活活,一世无忧了!”

阿涂笑道:“七娘若知你这心意,不知该多感动!”

他家七娘子,看着冷若冰霜,却是世间最心软最温柔的小娘子。

---

沈惟清看过老祖父,回到三端院,请林奉御为自己上了药,原先浸透衣衫的鲜血很快止住。

流血是示弱,也是手段,并不代表失败。

便如老祖父,该生病时便生场大病,也不代表这是他当真老了,脆弱了,被昌平侯三言两语便压垮了。

病重到无法再构成威胁的老人,更容易唤起他人的悲悯之心。

譬如当今官家,其实很不喜欢沈纶执政时某些含糊不清的态度。

但闻得沈纶重

病,不由想起他佐理政务时的周全尽心,恻隐之心顿时压过了曾经的不满。

于是,哪怕真凶未获,哪怕沈惟清未曾完全洗清嫌疑,他还是让许王赶紧放了沈家郎君。

沈纶侍君多年,于人心计算得自是精准。

见沈惟清归来,他吃力地提醒孙儿。

“经此一难,未必是坏事。至少你能看清,沈家落难之际,谁不离不弃,谁袖手旁观,又有是谁落井下石。

沈家连着三代富贵,未必不引人猜忌,这也是我让你沉下心,在审刑院历练几年的原因。”

如今沈家最引以为傲的郎君,遭了如此大的冤屈,受了如此多的折磨,原先那些暗存嫉心的,难免觉得沈家并非如日中天,甚至开始走向没落……

对手们若是如此想,沈世卿、沈惟清父子未来想更进一步时,那阻力也就小多了。

至于窦尚书……

沈惟清慢慢端起茶来喝着,看向父亲秘密遣来的信使。

信使穿着灰白色的半旧窄袖长衫子,戴着方巾,风尘仆仆,面色黑黄,一副愁郁之态,看着就是个落拓的中年秀才。

但他凑过去跟沈惟清说话时,眼底的光芒狡黠而精明。

“……若官家不曾传话,顶多再有两天,窦老儿也不得不放人。

他年岁已大,三年前想进政事堂,被后来居上的李三郎给比下去了,早已谈不上前程。

这么巴着许王,无非指着许王能提携他那两个入仕的儿子罢了。”

“京中那个大

的,行事谨慎,可惜畏妻如虎,妻舅贪财且嗜赌,早晚会出事;

永兴军路那个七郎绝了,仗着窦家权势,不将顶头的防御史放在眼里,早就被人盯上了。

运使稍稍运作,防御史便提前下手,拿到他伪造帐目、挪用军饷的把柄,将他扣下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