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整一天,这些烟云都在小苏山上舞动,在刘小楼眼前尽情展现着它们的舞姿,展现着它们的举手投足、一颦一笑。
袁化紫在旁边默默看了一天,明知道这些烟云舞动有问题,也从刘小楼口中得知,它们就是九离钟上镌。。。
风过乌龙山,青鸾树的余香尚未散尽,花瓣化作的文字仍在泥土中缓缓流转,如血脉般延伸向山腹深处。陆昭抱着小女孩站在原地,阳光斜照,她的忆莲贴在他心口,微微发烫,仿佛一颗初生的心跳。
他轻轻将她放下,摸了摸她的头:“你已经是我的光了。”
小女孩咧嘴一笑,转身跑进新来的学员队伍里,像一滴水汇入溪流。陆昭望着她的背影,忽然觉得胸口那朵忆莲轻轻颤了一下,随即,一丝极细微的声音从花蕊中传出??是她奶奶临终前哼的那首童谣,断断续续,却清晰可辨。
他怔了怔,低头凝视那花,心中泛起涟漪。
这花,竟能封存记忆,还能将其回响?
正思忖间,林知雪悄然走近,手中捧着一只玉匣,匣面刻着十二道符纹,正是巡光队秘藏“心印容器”的制式。“昨夜子时,九州三十六处守心信物同时震鸣,”她低声说,“不是共鸣,是……回应。就像它们在等待什么。”
陆昭接过玉匣,指尖触到冰凉的匣盖,心头却猛地一热。他忽然明白??那一场席卷北境的记忆之雨,并未真正结束。它只是沉潜,蛰伏于人心最深处,如今,正被某种力量唤醒。
“忘川宫虽毁,但‘愿力’未散。”他喃喃道,“人们开始相信情感可以被守护,于是,那些曾被压抑的痛、被遗忘的爱,都在悄悄苏醒。”
林知雪点头:“可苏醒也意味着脆弱。有人因重拾记忆而痛哭失声,有人则因不堪回首而再度封闭内心。昨日南岭传来消息,一座小镇整夜传出哭声,天亮后,七人自尽,留下遗书只写四个字:‘太疼了。’”
陆昭闭目,眉心微蹙。
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。
光明回归,阴影也随之复苏。
就在这时,玉匣忽然自行开启。
一道淡金色的光柱冲天而起,直贯云霄。
光中浮现出一行行文字,非篆非隶,却与地上青鸾叶所化的经文同源??那是《巡光录》从未示人的下半卷,此刻竟以心印之力重现人间!
众人仰头望去,只见空中文字如星河倾泻,缓缓排列成篇:
**“情非外物,亦非执念,乃心之本相。**
**凡有所感,皆为道种;凡有所痛,皆是觉醒。**
**然世人惧痛,故避情如蛇蝎,宁做枯木,不为春枝。**
**吾辈巡光者,非劝人欢笑,亦非强令流泪,唯愿众生:敢爱,亦敢伤;能记,亦能释。”**
诵读之声自虚空中响起,竟是三百年前首任巡光队长的遗音。传说他坐化前将毕生感悟封入“心灯塔”,唯有当天下人心重开之时,方可显现。
陆昭仰首,眼眶微热。
原来他们走的每一步,都不是开创,而是归来。
玉匣缓缓合上,光芒隐去。
林知雪轻声道:“这卷经文,需由你亲授。”
陆昭摇头:“不,它不属于任何人。它属于每一个愿意记住的人。”
他转身走向广场中央的石台,将玉匣置于其上,朗声道:“从今日起,《巡光录》全篇公之于众。凡有志者,皆可研习;凡有心者,皆可传承。”
话音落下,石台骤然震动,玉匣裂开一道缝隙,无数金丝般的光线从中溢出,钻入地面,顺着青鸾树根脉蔓延至整座乌龙山。刹那间,山中灵泉泛起涟漪,崖壁古藤开出白花,连那块残碑上的裂痕都开始渗出微光,仿佛时间在此逆转,万物皆在复苏。
就在此时,一名巡光弟子急奔而来,脸色苍白:“报!东麓‘回音谷’出现异象??所有声音进去后都不再出来,反而被扭曲成哀嚎!已有三人失神疯癫,口中反复念叨:‘我错了……我不该忘记她……’”
陆昭神色一凛。
他知道,那是记忆反噬的征兆。
当压抑太久的情感猛然回流,人心若无准备,便会如干涸河床突遭洪流,瞬间崩塌。
他当即下令:“召集十名心性稳固的长老,随我去回音谷。另传令各地巡光分部,开设‘忆堂’??专供人倾诉往事之所。不必劝慰,不必评判,只需倾听。”
林知雪欲言又止:“你又要亲自涉险?”
“这次不一样。”陆昭系上铜铃,目光坚定,“我不是去镇压,而是去对话。那些声音,不是邪祟,是被困住的灵魂在呼救。”
一行人迅速出发。